流感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突起发热、头痛、肌痛、乏力、咳嗽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
二、流感的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有传染性,以病初3天内传染性最强。
三、流感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四、流感的流行特点
普遍易感,常年可发病,冬春季高发,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流行。感染流感病毒或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获得一定免疫力,但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儿童、老年人、肥胖、孕妇和有基础疾病等免疫力较低者,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五、患流感后怎么办?
(一)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及早就医,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
(二)在医生指导下应尽早服用磷酸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
(三)患病期间应居家休息,减少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带病上学,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返校。
(四)每天使用消毒剂对物体表面(家具、玩具、地面、电脑键盘等人体常接触的物体)进行消毒。
六、如何预防流感?
(一)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注意咳嗽礼仪,分泌物和排泄物用纸巾包好后丢进垃圾桶。
(二)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密闭场所;
(三)应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得不接触时需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减少与孩子和老人接触。
(四)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平衡膳食、加强锻炼、保证睡眠,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五)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年龄在6个月以上,无流感疫苗接种禁忌症的人群,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流感疫苗一般一年接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