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是他们迈向人生之路的第一站。为保障广大幼儿的身心健康,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保证幼儿日常活动的正常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增强幼儿自我防护意识,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藻江花园幼儿园开展了“防止校园欺凌,守护幼儿成长”主题安全教育活动。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带领幼儿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了解校园欺凌,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了解之后,各班教师还组织幼儿开展了“防欺凌”大讨论。
悠悠说:故意抢玩具,推打小朋友是不好的,我会和小伙伴好好相处。
心心说:故意把小朋友的东西藏起来也是不好的。
妞妞说:没进过别的小朋友同意就把搭好的房子推倒也是不对的。
在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后,孩子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
二、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当前我国和全球的校园欺凌现象都十分严峻,各国政府和各国际组织也出台
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文件以应对校园欺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面性教育”理念中也涵盖了认识与应对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实际上,想要让幼儿了解校园欺凌会发生什么就要让他们了解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在这个系列活动中,幼儿通过资料查找、绘画表征的形式表达他们的理解。
桃桃说:抢玩具是欺负小朋友。
涵涵说:上下课时不让小朋友下楼也是欺负小朋友。
同样在网络上也给出了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
1.打架、斗殴、脱衣服等行为;
2.辱骂、讥讽、嘲笑、拍照等行为;
3.威胁、恐吓、逼迫受害者做违背自己意志的事情等行为;
4.毁坏偷拿日常生活用品、衣物、书本等行为;
5.通过社交软件发信息、转发、网络发帖的手段传谣、中伤等行为。
三、如何避免自己不受伤害
校园欺凌虽然重在预防,但是当事件发生,“自我保护”“学会求助”也是
十分重要的。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当发生欺凌事件,能勇敢的说“不”,并及时告诉老师或者家长。老师们利用小故事、小儿歌引导幼儿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中班幼儿用故事表演的方法表现自己的理解,大班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绘制成张贴画在幼儿园里,他们表示要用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和朋友的安全。
(小儿歌)
面对欺凌莫慌乱,报告老师需及时。
遇见欺凌不漠视,巧妙机智共制止。
互帮互助人人夸,快乐生活笑哈哈。
校园安全是幼儿享受优质教育的第一步。只有增强幼儿自我防范意识,把防欺凌教育放在首位,才能为幼儿创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幼儿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撰稿人:张冰怡 审核人: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