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发布时间:2022-06-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艳

                         流行性腮腺炎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数呈良性自限过程。该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发热,少数患者可引起睾丸炎,但对生育的影响不大。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中医治疗改善,一般预后较好。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及时补充水分等。接种麻腮风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起病前1~2日内可有非特异性前驱期症状,包括低热、食欲不振、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咽炎等。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有脑膜炎、耳聋、睾丸-附睾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典型症状

腮腺肿胀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多因耳下部疼痛而发现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界不清,腮腺四周软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颧骨弓下至颌部,若伴颌下腺累及,颈部明显肿胀,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而使面部变形。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疼痛

腮腺触之有疼痛,张口咀嚼或食用酸味食品时胀痛加重。

发热

起病较急,可有发热,体温自38~40℃不等,伴畏寒、头痛和全身不适。局部皮肤紧张,有时表面灼热感,但多不红。

其他症状

腮腺炎潜伏期为12~25天,平均18天。起病前1-2日内可有非特异性前驱期症状,包括低热、食欲不振、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咽炎等。

并发症

脑膜炎

尤其多见于儿童病例,男孩多见于女孩,为最常见的并发症。腮腺炎脑炎的发病率约0.3%~8.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可发生于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胀后2周内,一般多在肿大后一周内出现。脑脊液检查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头痛、呕吐等急性脑水肿表现较明显,脑电图可有改变但不似其他病毒脑明显,以脑膜受累为主,预后多数良好。


就医

当出现腮腺肿胀、疼痛、发热应及时就诊感染内科、儿科以及其他相应科室,行血常规、血尿淀粉酶、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测等明确诊断。注意和化脓性腮腺炎、颈部或耳前淋巴结炎、其他病毒感染所致腮腺炎、症状性腮腺肿大、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肿大、其他病毒所致脑膜脑炎相鉴别。

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中医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8~14天。

患者需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溃疡。

  • 保证每天液体摄入量。可应用解热镇痛剂如对乙酰氨基酚以减轻局部疼痛和降温。


  • 饮食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饮食以清淡可口,加强营养为主。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增加蛋白质食物摄入。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忌酒。


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要注意口腔卫生,保持患处清洁。照顾患者的过程中注意有无脑膜炎、耳聋、睾丸-附睾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平时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流行性腮腺炎属于传染性疾病,家属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注意防护,避免发生聚集性感染。


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主要是接种疫苗,避免人群聚集和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有一定作用。此疾病可以对未接种过疫苗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进行病原学检测早期筛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 版权所有
园长信箱:zaoyou123456@sina.cn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