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实施中提出:要求教师打破“安全”的束缚,尝试用课程的思路去解决生活问题,支持儿童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让儿童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主签到作为自我管理的一个部分,已成为幼儿入园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也发生了许多改变。12月1日在百草园区音体室,一场关于“幼儿自主签到环节的组织与实施”在教研活动在大班组拉开帷幕。
明晰概念与价值
教研开始,大班教研组长孙新娟老师带领大家围绕“自主签到”这一关键词进行概念、意义和价值的梳理。大家结合理论、平时的教育实践,对自主签到有了较完整的再认识:
自主签到是一种记录方式,是“自主”即独立记录、独立签到。自主签到有助于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并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创设氛围提供支持
自开学以来,幼儿入园已有三个月,大班组的老师们通过观察-反思-调整-在观察的形式,以自主签到这一生活资源,与孩子们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互动中促进幼儿成长。如大三班的王晴老师:通过改变签到处格局、盘活“今天我来了”签到墙,打造以温馨、实用、生活化的签到环境,投放丰富多样的材料,满足当下幼儿发展需要。让孩子们更自主、更方便地进行签到。大班其他班级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给孩子们呈现了温馨的签到环境。
观察反思与调整
自主签到的推进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老师又是如何调整的呢?
大7班任娟娟老师:我们班早晨在签到的时候孩子们都排成长队,比较拥挤。
我们的调整:将孩子们分组并分流,利用走廊的桌子进行多小组一起签到,这样就节省了时间。
大4班徐澄老师:我们制作了签到表,但在他们签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小朋友分不清行和列,如果前一天请假,他们不会空一格,而是填在了前一天的格子里。
我们的调整:利用集体教学,分享交流、区域游戏、晨间谈话等机会跟孩子们讲解表格的填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一些符号如圆圈代表请假,让值日生画在空格处。这样就不会画错了。
大1班张倩雯老师:我们发现,在我们不断调整表格的过程中,有一些能力强的小朋友非常快就适应了,但一些能力弱的孩子还不会填。
我们的调整:对于能力强的孩子我们个别指导填相对复杂的表格、对于能力弱的孩子,还是延用之前的记录表。
智慧碰撞更优化
在老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后,其他老师也对自主签到接下来的推进与优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马丹妮老师:可以对接优化记录表加入“统计”的方法,进行来园人数统计、一周、一个月来园时间对比统计。
邢晔老师:对大三班设置的每日之星,感到非常赞同,但建议每周之星可以提供照片,这样更直观、更有荣誉感。
李秉燕老师:针对大7班的分场地记录视频,发现个别幼儿对写时间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时钟参照,他们就不会写了,可以多提供几个时钟和额温枪。
他山之石促成长
活动最后,周萍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肯定了教师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儿童本位观,在孩子们活动中教师给予的专业支持。为了让我们的教研更专业更有效,周老师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1. 教研活动的内容除了是好经验的分享,更多的应该是基于问题的教研,以此来解决问题。
2. 大家在表达观点时,要回归孩子,呈现孩子们过程性的资料,才能真正发现问题,用微格的方式,做细微的分析,才能发现孩子的真正问题。
3. 关于签到这件事,我们还应该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进行勾连,将生活中签到的意义融入到我们的活动中,真正让自主签到渗透到孩子们的生活活动中。
一日生活皆课程,课程来源于生活,自主签到只是一个切入点。作为教师,我们要将课程游戏化理念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关注幼儿、跟随幼儿、观察幼儿、解读幼儿,抓住教育契机,支持幼儿深入学习与成长。
(撰稿:李秉燕 摄影:徐瑶 审核:全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