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习习,也阻挡不了我们的爱。2021年10月29日,新北区幼儿园的资源教师们再次相聚在藻江花园幼儿园开展我们融合教育的第十三次研讨活动。我们也很荣幸请到了常州市基教处的孙静副处长,常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葛小国主任参加了我们的活动,让我们的活动更有意义。
我们的活动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罗幼的秦丽芬老师带来的专题研读《特殊儿童行为管理基础》。秦老师从第一章里面的行为与行为管理概述、特殊儿童及其行为问题、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的原则、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的意义,清晰的阐述了绪论里面的内容,又从第二章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的理论基础中,详细地介绍了四种理论,让大家温顾了理论和概念性的问题,加深了对这本书的了解与印象。
第二个环节由藻幼的孙虹老师进行课程开放《谷粒狂想曲》。本节课程结合了藻幼的园本特色、特需儿童的个别化需求以及班级孩子的整体需要,以自然的一种方式进行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让特需儿童自然地融入到集体教学活动中去。此外,活动中还收获了一个小惊喜,有一个小朋友他说不出自己创作的是什么,这时特需儿童说“这是小蛇”。老师追问“哪里是小蛇?”她说:这里是蛇的眼睛。于是,两位幼儿愉快地进行了合作创作。这一举动体现了本次融合课程的意义,让特需儿童融入普通儿童的集体中时,普通儿童也在接纳特需儿童。
第三个环节由藻幼的张冰怡老师进行融合个案分享《独一无二的你》。张老师从初见昊昊的“问题”行为,到分析昊昊行为背后的原因,再到家园的沟通以及老师的介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昊昊的成长与变化。他能够从夸张怪异的情绪慢慢地在老师的引导下平静自己的情绪,能够从乱抢玩具、打人的行为到会用询问的语言加入游戏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这与老师锲而不舍的陪伴与引导是分不开的,老师们用爱、用耐心、用方法慢慢地改变了昊昊。
最后一个专业引领环节,常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葛小国主任提出三个“一”。一本书:这本书非常到位,我们常州跟中国教科院的杨希洁博士有一个融合教育的在线培训,在线培训的主题就是《功能性问题行为里的分析与干预》,希望老师们能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一节课:教学活动设计,体现园本特色,也充分地考虑了特殊孩子的需要。还有一些注意要点:1.要发挥助教老师的作用,带好特需儿童。2.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慢慢渗透班级里的孩子接纳特需儿童。
一个案例:案例可以做两个提供,第一提供给教科院杨希洁博士专家进行专家分析,第二个提供可以提供特教杂志。案例中的评估要用好特殊教育在线,比较具象化的有数据和图的方式呈现,更加直观,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
紧接着,常州市基教处的孙静副处长说道:她为我们一群老师深深的感动着,为可爱的老师们点赞。孙处长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1.对待特需儿童,我们还可以再慢一点,退一点,多看孩子,要会调整,不要框死。2.学会借力,借助专家的力量,康教、卫健、残联,借用这几方专业的力量。3.融合教育不仅仅是特殊孩子的融合,其实是双项衔接,包括了普通孩子对于特殊孩子的接纳、包容、支持。
孙处长和葛主任给我们的专业引领,让我们对融合教育又多了很多的思考,我们也会反思并吸收、调整,让自己行走在融合教育的路上更专业,脚步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