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治疗与护理
发布时间:2021-06-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艳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与护理


概述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高热、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等,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接触及飞沫传播,传染性强,轻症患者病程短,常呈自限性,重症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一般可治愈。


主要病因

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呼吸道,通过HA(血凝素)结合呼吸道上皮细胞含有的唾液酸受体的细胞表面启动感染,病毒基因组在细胞内进行转录、复制,在NA(神经氨酸酶)协助下,新的病毒颗粒被不断释放并播散,继续感染其他细胞,被感染的宿主细胞则发生变性、坏死、溶解或脱落,产生全身炎症反应,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好发人群

流行性感冒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尤其好发于小儿、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免疫力低下者。

症状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症状以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表现为主,单纯型起病急,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可伴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胃肠型以腹痛、腹泻、呕吐症状为主,肺炎型可出现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中毒型可有全身毒血症、神经系统受损、心血管系统受损等表现。


典型症状

单纯型流行性感冒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起病急,可有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头痛、寒战、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体温在1~2天达高峰,3~4天后逐渐下降,待热退后全身症状可有所缓解,乏力症状可持续1~2周后恢复;单纯型流行性感冒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或不明显,少数患者可出现咳嗽、流涕、鼻塞、声音嘶哑、咽干、咽痛等症状,持续数日后消失。


就医指征

  • 出现高热、头痛、寒战、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咳嗽、流涕、鼻塞、声音嘶哑、咽干、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出现持续高热、休克、呼吸困难、肌无力、肾衰竭或心脏功能受损表现,应立即就医。

可通过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查,在起病3日内鼻黏膜压片染色找包涵体,或以荧光抗体检测抗原。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的症状较轻,一般没有流行病学史,且流感病原学检测为阴性。流行性感冒的全身症状相比较重,一般发生在流感流行季节,有与确诊的流感患者接触史,且流感病原学检测为阳性。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包括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之时,无流行史且起病急,局部(呼吸道)症状明显而全身症状较轻,流感病原学检测为阴性。流行性感冒的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较轻,有流行史且流感病原学检测为阳性。

下呼吸道感染

如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的引起因素不同,前者病变是沿支气管发生的散在性肺实质炎症,后者病变则主要在肺间质;前者痰量较多,为黏液浆液痰或有脓痰,排痰时引起咳嗽,后者多为较剧烈的刺激性咳嗽,痰量少;X线诊断前者呈支气管肺炎,后者则呈间质性肺炎病变。

治疗周期

流行性感冒为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不治疗也可自愈,接受治疗者一般为7~14天后痊愈。

一般治疗

  • 患者首先应该进行隔离并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鼻、咽以及口腔卫生。

  • 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可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可采用鼻导管、面罩的方式进行氧疗。

  • 高热患者可以给予物流降温或者服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止咳祛痰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饮食调理

  • 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易消化、高维生素的食品,可满足人体营养需求。

  • 应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应增加患者的饮水量,保证水量充足,避免患者发生脱水问题。

  • 患者应多食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猕猴桃、橘子等水果,若患者食欲不振,可榨汁饮用。

  •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选择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米粥、蛋汤等食物,可降低胃肠压力,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品,防止脾胃受损,加重病情。

  • 咳嗽患者应注意少盐饮食,因为盐分过高对口腔及咽喉黏膜可产生刺激作用,加重咳嗽症状。


日常护理

  • 流行性感冒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居家休息,减少外出接触他人。

  • 患者应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擅自增减药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 患者要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物,以免受凉加重病情。

  • 保持环境清洁,室内要加强通风,用具要与家里人分开使用。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毛巾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预防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主要是病因预防,避免流感病毒感染,可通过疫苗接种、预防用药以及加强卫生习惯等措施进行预防,此外,在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减少传染。


一般预防措施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

  • 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流感患者接触史,应居家休息,尽早就医。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 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接种者可有效减少患流行性感冒的几率,高危人群建议每年优先接种。我国目前使用的接种疫苗包括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 版权所有
园长信箱:zaoyou123456@sina.cn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