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要把握好自己的成长方向,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要拓宽眼界,提高境界,打破安逸,实现自我,顺应发展,与时俱进,在横向和纵向融通中不断发展自身。我园从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及教师的实际出发,坚持师资队伍建设稳固发展的原则,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打造新一轮教师发展梯队,整体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能水平,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有时代精神和创造能力、基本功硬和业务强的幼儿园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1.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扎实日常教学工作为根本,分层培养教师队伍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学习共同体,在理念中转变行为。
2.进一步提高教师理论功底,更新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科研型教师。
3.搭建多元平台,创建学习机制,营造学习环境,不断提升团队学习力。
三、具体实施与举措:
(一)加强德育学习,以促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本学年将继续加强德育学习,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从园所文化的角度出发,从“美力”校园文化到“美力”教师形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规范的熏陶;提升教师的个人涵养和心理素质,弘扬教师团队协作、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每月开展“美力”教师评选,分享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闪光点,以优秀案例的形式在教师大会分享,起到优秀辐射的作用。以此积小美塑大美,让每个藻幼老师能发现美、欣赏美从而表现美。5月份开展“藻幼教师文化节”活动,展现藻幼教师形象。
(二)搭建多元平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1.在专业阅读中提升内涵。上学期经过省视导后的,让老师们对课程游戏化第二支架又进行了再学习,尤其是在游戏环境的打造上,如何更好地践行《指南》精神,体现儿童观,是老师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本学期我们将结合课程游戏化支架和《指南》,组织老师进一步学习《指南》中各年龄段发展目标,围绕目标列举实际案例;围绕课程游戏化第二支架,进一步学习教育专业书籍《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婴儿的游戏图示》等书,每月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读书交流,聚焦区域创设内容的研读,力求通过理论学习,将读书所获落实到日常工作、行为中去,优化班级区域的打造,来提升班级课程游戏化实施的质量。
2.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展教师视野
“美力讲堂”:开展以园长室、教科室、教务处、年级组、园学科核心组为主进行团队和个人的研修展示,从专题讲座、集体教学、班主任管理、游戏现场观摩、个人特长等多维度进行展示,充分挖掘优秀骨干教师的力量,形成学习共同体。
“请进来”:邀请校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本学期重点围绕课程建设和优化区域创设学习和研究,邀请专家来园观摩现场,把脉诊断,帮助教师提升理念和能力。“走出去”:以区核心组、名教师成长营、优秀教师牵手活动等平台,鼓励优秀、骨干、好学的老师积极参与听课与讲座交流活动,不断开拓教师视野。
“线上”学习拓视野。本学期我园征订了明师课堂的“领域课程”和“游戏课程”。每周利用级组会议时间,组织教师开展线上学习,及时做好学习记录,撰写学习心得。
3. “帮带”结合,促进教师成长点
帮:期初我们对全园教师的职称和梯队称号进行了大盘点,理清自己的有与
无、知道与做到、观念与行为的有缺,自加压力,自立成长发展标高,促进自我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重点针对2-8年教龄教师,结合今年将评选市、区新秀能手教师的契机,在自我盘点的基础上,帮助他们为下半年参加市区新秀能手做好准备。制定不同层级老师的成长菜单,梳理今年的提升目标。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论文、参加园级区级竞赛评选等。园级层面2、3月组织教师开展蓝天杯教学设计、4月份组织自然角课程故事评比、游戏区域创设园内评优活动;5月2-8年教师教学展示,本学期还将组织教师撰写课题方案、教学论文,申报园微型课题,协助教师参加市区级的评优课、基本功、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等,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本学年荣誉称号评选:根据我园三年发展规划目标,本学期我园将参与区荣誉称号的评选市区新秀:吴依恬、方忆、马胜兰、芮亚运、谢菊等,市区能手:孙虹、雍春云、盛燕、芦璐等这几位教师对照评选条件,利用本学期进行查漏补缺。
职称晋升:幼一:大班:朱文靓、丁艳、薛盼、王云珊、芦璐;小班:汤海霞 李琳、童洁琦、王菲、刘莉萍;中班:任娟娟、代荣、刘延安、孙新娟、马丹妮、钱丽佳等;幼髙:李潭、谢小华、沈瑜、樊洁等。
带:对于新上岗教师,依托区教师培训中心,提升新教师的基本功、班主任管理能力。开展青蓝工程,师傅每月指导备课听课,围绕集体活动与游戏的组织,游戏环境的创设,家长工作的开展等,每次指导后,新教师及时撰写学习心得,认真撰写课后反思、观察记录。3月份将开展新教师基本功考核,重点围绕集体教学和说唱弹跳。学期结束采用区新教师考核与校积分制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同时评选“优秀师徒”,使新教师尽快成长,迅速“入格”。
4.疫情防控为契机,推进后勤队伍建设。
后勤工作人员是幼儿园开展活动的坚实后盾。我们发展目标是“变操作工为
技术工”。今年年初,全国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和后勤操作上有了更细致和明确的要求,我园将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尤其是后勤队伍的操作实践工作。本学年将在3月开展电影观后感沙龙研讨,5月开展“厨房大练兵”等活动,对生活老师进行考核和评比,针对消毒操作、幼儿观察、生活保育等方面进行重点关注,努力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的后勤队伍。
(三)抓教研质量,提教研水平
1.做实级组教研活动。把级组教研作为我园教研活动的重点,有序落实。策略一:开展同一主题的分组教研,由各级组蹲点的负责人落实教研质量。策略二:打破固定的周四教研的时间界定,根据蹲点行政的时间安排灵活调整教研时间,确保每次的级组教研教学行政都能参加。策略三:每次教研准备到位、分工到人,确保每场教研有主持人、有提升人,各位负责人要围绕教研主题做好PPT。策略四:调整园网站,在园网站上开辟教科研板块,要求每个级组每次的组内教研记录及时上传到园网站教研板块。
2.提升教研组织者的水平。教研质量的高低和教研组织者的水平密切相关。为了提升每次教研的质量,我们需要提升教研组织者的水平。办法一:选派骨干参加市教科室组织的“区域化、系列化地组织‘园本教研优秀经验巡回分享会'”。办法二:教研结束后,对每次教研进行分析,让教研组织者知晓自己本次教研组织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微格分析让教研组织者在后续教研中能呈现出更多的有质量的教研。办法三:组织教研组长、项目组长及教学行政开展《如何当好教研组长》、《幼儿园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幼儿园优质教研活动方案》等有关教研的图书共读活动。力求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练习、反思不足等手段来提升教研组织者的教研水平,从而达到全园教研质量整体提升的目的。
(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课题研究
1.我园现有市级课题《民俗文化背景下的面塑课程建构》区级课题《借形想象活动提升幼儿想象力的实践研究》和《创意写生活动的实践研究》都已进入研究的第三年。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借助前瞻性项目《玩美艺趣360》,对教师开展项目再解读的教研活动,明晰项目建设的重点工作。
2.做好课题培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在上学期我园部分青年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热点问题、区课题研究背景下,共申报了5项园级课题。从方案论证、成果梳理中发现一些问题:方案撰写有困惑,如研究目标的制定和研究内容的设计上存在关联性和逻辑性问题,研究过程中的实施容易走偏,在成果梳理中较难统整,一学年下来,有的有课题成果论文,但是研究内容和当初设计的有偏差,有的没有总结出成果。因此本学年将加强课题培训,以园本培训的形式开展《教师如何做课题》《课题方案的撰写》等专题讲座,帮助老师们学习撰写方案,在一次次论证和交流中找到写课题方案的方法。我们还将关注去年园级课题中薄弱的内容,今年继续延伸研究。在学期初开展课题论证会,学期中关注各课题的进展过程,以汇报交流、沙龙研讨的方式,组织各位课题组长共同探讨课题中遇到的问题,邀请市区教研室专家来园指导教师课题方案撰写常见的问题,提升教师撰写方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