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课程故事 赋能教师成长
——记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藻江花园幼儿园课程故事分享活动
发布时间:2021-01-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瑶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的课程意识也越来越强。课程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教材,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成为课程的来源。在和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各班老师都生发了一些和孩子之间的课程故事。2021年1月26日上午藻幼全体教师相聚在多功能厅开启了藻幼课程故事的分享。

  故事分享促思考

  在寒潮的影响下,冰的产生引发了小朋友的思考,中二班分享了这一独特季节资源下生发的《降温引发的玩冰故事》。大六班针对班级里大部分幼儿蛀牙、换牙的情况,开展的《小牙齿 大秘密》的课程。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学习的活教材。链接园内、园外的自然资源,大二班、中七班、小六班、小二班、小五班分别开展了《班有萌龟》、《秋之韵》、《小小种植记》、《豆伴之旅》、《落叶知秋》的课程。立足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对接生活经验、拓展班级区域游戏活动,大三班、大四班分别开展了《萌宠医院》、《让阅读走向悦读》的课程。

  聚焦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需求,小七班、中五班分别开展了《“美力”巧手》和《美“力”床铺之最闪亮的我》的整理课程。

  行政助力拔高度

  各分管教学行政对蹲点级组生成的课程故事进行了逐一点评。副园长谢小华针对小班课程的活动价值点判断、资源的再利用再开发、游戏玩法的多样性进行了点评。教务主任吴莉樱针对大班的四个课程故事提出对照高质量课程特点的五个标准进行审视。副园长李潭指出中班课程故事的四个注意点:分享故事典型性的选择、个体与集体的兼顾、每个课程指向幼儿核心经验的发展、课程文本的再梳理。

  最后,顾颖园长从“改变、课程转身、刻意练习”三个方面提出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生长点。四个“改变”:环境资源向幼儿生活资源的转变、教师主导向幼儿主导的转变、关注知识获得向幼儿思维品质发展的转变、教师需要向幼儿需要的转变;三个“转身”:课程计划向幼儿的获得的转身、课程方案向行动方案的转身、思维导图梳理的转身;两个“刻意练习”:教师观察能力的练习、课程意识和实施能力的练习。

  撰稿:徐瑶 摄影:徐瑶 审核:李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 版权所有
园长信箱:zaoyou123456@sina.cn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