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化课程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改变也在悄然发生。开学在即,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有序、有准备的环境,为了给孩子创设适宜的期初课程,藻幼的老师们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开学前的学、思与行。
一、专家引领,指明方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让老师们更加明确课程的方向、更有效地做好期初的环境及课程的设置,提高教师们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开学前我们请来了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孙静处长和新北区学前教育教研员徐志国老师给我园全体教师进行专业上的引领和指导。
孙处长以“聚焦问题导向,助推高质量发展”为题,从幼儿教育的改革到儿童与游戏课程的关系,抽丝剥茧地为老师们分析了当下幼儿园教育的环境和立场以及未来的教育走向。徐志国老师围绕“再谈儿童立场——建立基于经验生长的课程”主题,分别从“儿童环境的创设”、“游戏课程现场的有效性”、“新学期教师开学工作的内容”、“期初课程开发的导向性”等几大板块给藻幼的老师们上了有趣、有意又有效的一课。通过两位专家的引领,藻幼的老师们对当下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开学初各项工作应该何为何不为有了精准的掌握。
二、温故知新 内化妙用
为了进一步落实理念,让专家的引领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藻幼的老师们又组织开展了一场关于“期初课程与环境”的研讨活动。在研讨开始前,主持人李潭老师带领我们重新回顾了徐志国老师的讲座内容:从谈话分享八句话到三大课程、十大要点、三个一课程,老师们都一一对答如流。在谈到期初课程的创设依据时,各年级组老师呈现了各自通过线上调查、幼儿作品分析以及上学期班级存在的问题,从幼儿的经验与需要、兴趣及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寻找到课程开展的依据。随后各级组老师再经过分组讨论,细化了各组期初课程方案。
小班组从新生入园着手,重点在缓解幼儿焦虑。与以往不同的是,小班组提前对新生的游戏兴趣点做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将班级环境及区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另外,他们还提前让每个幼儿以视频的形式在班级群里进行了自我介绍,以便在开学时,让每个幼儿都能更好地认识新同伴。
中班组根据徐老师提出的三大课程并结合各班实际,围绕着假期生活回顾和认识新环境这两项内容创设期初课程。在共性的基础上,各班又预设了各自可能生发的个性化的点。
大班组则围绕“闪亮亮的我”进行。作为幼儿园的大哥哥大姐姐,有着更强的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引导中班弟弟妹妹入园、布置自己的班级环境、创设区域规则等这些都成了大班孩子的期初课程内容。
本次教研解决了教师们的真需求,教研现场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相信本学期的开学一定别样精彩。
三、环境准备 幼儿做主
在培训和教研之后,老师们开始思考:幼儿当下的需要是什么?对许久不见的幼儿园,幼儿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入园?幼儿面对新环境又会有哪些想法?幼儿对新班级、新老师、新同学又有哪些期待?思考之后,老师们决定慢下来、静下来、“懒”起来,于是在班级环境创设上只布置好了简单的、基础的环境,把内容布局以及更多的个性化环境创设留给了幼儿。相信这样的环境幼儿会更喜欢,因为这才是他们自己的环境,他们感兴趣的环境,他们能互动、从中学习的环境。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与变革,藻幼的老师们正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出发,以最好的模样迎接孩子们的到来。相信开学后,我们和孩子们会共同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撰稿人:李秉燕 摄像:徐瑶 审核:李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