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我小
记藻江花园幼儿园幼儿自理能力大赛
发布时间:2018-11-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丽佳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6岁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关键期,孩子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学会照料自己生活,幼儿园也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游戏比赛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在日常保教中关注幼儿自理能力的提升,通过一日活动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并开展了一系列提升幼儿自理能力的活动,跟着镜头来看一看吧!

一、保教结合,提升思想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不仅仅是老师们事情,更少不了保育老师的教育,为了提高保育老师的专业素养,转变思想,藻江花园幼儿园组织了保育老师进行了关于《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沙龙活动,小班保育员老师表示:小班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我们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饮食、睡眠、盥洗、排便的习惯。中班保育员老师表示:要学会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要跟家庭积极沟通,在家里也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大班保育员老师表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能力也越来越强,老师要学会等待,学会观察,我们要看到,但不包办,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最后保育老师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归纳了各个年龄段需要培养的不同内容,比如:小班重点培养幼儿自己擦鼻涕、自己洗手、在帮助下穿脱衣服和鞋子;中班重点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筷子、照顾自然角、自己盛饭;大班重点培养幼儿自己擦屁股、自己叠被子、能按类别整理自己的物品

1.jpg

二、自我服务来自于孩子,服务于孩子

孩子想参与哪些自理能力的比赛?哪些自理能力的项目适合孩子?老师设计好比赛项目,让孩子加以练习吗?当然不是,大家一致认为要征求当事人——孩子们的想法!于是,召集了孩子代表们和部分老师共同商量,有的孩子说:“我们想比赛穿衣服。”有的孩子说:“天气越来越冷了,老师天天要检查我们的裤子有没有塞好,我们比赛塞裤子。”“我在家天天奶奶剥鸡蛋给我吃的,我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看谁剥得又快又好。”……经过孩子们激烈地讨论,结合季节和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不同能力目标,同时征求了老师们的想法和意见,最终把自理能力比赛的项目定为:小班剥橘子、戴手套和帽子比赛;中班剥鸡蛋壳、夹蚕豆比赛;大班剥花生、叠被子比赛。

2.jpg

三、家园配合,共促共进

海报宣传

征求了孩子和老师们的想法们,大家一起制定了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案,并以海报的形式呈现在两园区幼儿园的门口。这样,家长们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幼儿进行比赛的项目和规则。


家园共育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自理能力比赛当然也需要家长们的支持。看,在家中,孩子们个个捋起袖子加油干,剥花生、剥鸡蛋、夹蚕豆、叠被子……忙的不亦乐乎。家长们纷纷称赞,通过这次比赛,孩子们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变得更能干了。

5.jpg

三)班级角逐

老师们把需要比赛的内容投放在区域游戏中,让孩子们在游戏时间有更多练习的机会。通过两周的游戏练习,班级里的老师们秉着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评选出了班级里自理小能手,并推选出班级小选手参加年级组的决赛。

6.jpg

四、全园比赛,推向高潮

20181128日和29日两天下午,在孩子们的期盼中迎来了年级组幼儿自理能力大赛。比赛过程中,孩子们信心满满,跃跃欲试!场下的小观众热火朝天,齐声呼喊“加油!”,班级的老师们也禁不住为孩子们助威呐喊!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孩子们团结一心,温馨有爱,各参赛代表纷纷使出洪荒之力完成每一个项目。

7.jpg

颁奖啦!孩子们在掌声中上台领取属于班级的那份荣誉,看快乐的笑容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

8.jpg

通过这次活动,既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又让孩子体验到参与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树立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童年成长的快乐!

    同时,藻幼的全体老师希望家园共同配合,家长在家也能持之以恒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达到家园共育,让幼儿成为是自立、自强的小主人,让我们为孩子的未来一起努力加油!

(撰稿沈瑜 各班教师 审核谢小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 版权所有
园长信箱:zaoyou123456@sina.cn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