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做个勤俭节约的人
发布时间:2018-10-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任娟娟
                                                                      教孩子做个勤俭节约的人
    据报载,江西省某小学为了使学生口袋里的零花钱不乱花,办了个“儿童储蓄所”。该校在储蓄所“开了户头”的学生竟达90%,全校1000余名学生,存款额达4万多元。小银行成了大银行,教师们始料不及。
这个“纪录”后来多次被别的调查报告打破。这么多钱哪里来?一是来自压岁钱。一到春节,孩子拜年,长辈们为了表示对孩子的爱,出的压岁钱动辄上百无,仅正月初一这一天,不少孩子就成了“千元户”。二是来自“奖金”。二年级学生周某,期中考试语数均考了100分,他的父母、爷爷、妈妈层层颁奖,一次性得了奖金60元。三是来自平时数额不等的零花钱。 孩子有了钱,就想着花。除大笔的压岁钱上缴“家库”,其它基本上由孩子自行处理。
据北京市的调查,现在入幼儿园的孩子大约人均月消费已突破双职工户收入的50%;中学生更高,已达65%。 南方某省有个“大款”,一时高兴,把5万元人民币划入了还在读小学的儿子帐上。从此,孩子“牛”气十足。在家里,生活起居由保姆侍候;在学校,值日、作业雇人完成。结果这位原来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很快在学校里存款成了第一,学习成绩也成了第一──不过是倒数的。
结局被印度作家泰戈尔言中:“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永远不再在天上翱翔。”
家长们真的那么有钱吗?让我们来听听做父母的说法吧,“即使我们再苦点,也不能委屈孩子,不能让人家看不起。”原来大多是虚荣心在作怪。
很明显,用金钱刺激孩子的做法,只会使孩子滋生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处理得不好,孩子就会一切向钱看;就会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就会只想享有权利,不想尽点义务,甚至走上邪路。
如此的话,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很可能在我们这一代手上丧失。
社会将进入21世纪,物质生活今非昔比,到底要不要讲勤俭节约?答案是肯定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 版权所有
园长信箱:zaoyou123456@sina.cn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