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基本体操中形体教学初探
一、前言 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进一步深入,对终身体育的广泛重视,以及多元化文化的渗透影响。重视和培养幼儿良好形体,已作为幼儿园教学的一种新内容出现,它正迎合了现代人们的生理、心理的需求。人类遗传学研究证明,决定体型的前提是遗传因素,但环境、体育锻炼可弥补遗传带来得不足和缺陷。为此,本文对培养幼儿端庄的体态和高雅的气质,通过基本体操锻炼的形式达到建立和塑造幼儿良好的形体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如何合理的解决教学过程诸因素的有效性,才能顺利达到这一目标的可行性。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广东东莞阳光幼儿园幼儿基本体操代表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参考有关形体、健美操、体操教学的资料。
2、问卷调查法:在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幼儿基本体操教学中培养幼儿形体及有关形体教学的调查问卷,共向专家和有关的老师发放问卷调查表8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
三、分析与计论
(一)什么是形体。形体是指人的身体形态、体态。由体格,体型、姿态三个方面构成。体格指包括人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其中,身高主要反映骨骼的生长发育情况;体重反映骨骼、肌肉、脂肪等综合变化的状况:而胸围则反映胸廓的大小及胸部肌肉的发育状况。因此,身高、体重、胸围被列为人体形体变化的三项基本指标。体型是指身体各部的比例,如上、下身长的比例,肩宽与身高的比例,各种围度之间比例等。姿态,是指人的坐、立、行等各种基本活动的姿势。从构成形体的要素中不难看出,形体的美是一种综合身、心素质整体美的体现。
(二)对形体教学的理解。形体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匀称和谐的发展幼儿人体,塑造体型,培养正确优美的姿态和动作,增强体质,促进幼儿形态更加健美的一种体育活动。 形体训练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的,以身体各部位姿态训练为基础,经过舞蹈、徒手体操、艺术体操等基本动作的多种形式的综合练习,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及对动作美的感受和表现力;通过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素质训练(包括坐、卧、站立、走步等),掌握对身体进行针对性的基本动作和有效方法。
(三)在幼儿形体教学的目的是达到培养良好形体,这就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使动作美;首先要有一个规范的形态,即正确的姿态,这是形体课的核心和基础。如站立,它是人体最基本的动作,由它可派生走、跑、跳等流动的,大幅度的形体动作。如果站立时含胸探颈或塌腰翘臀,这些不良的姿势就必然会在其他动作中反映出来,破坏动作的美感。人体的舞姿百态的动作都是属形体的变化,但这些改变只有通过形体课的教学才能实现的。形体课的教学是通过形体这一无声语言的动作,一举一动均能反映出来。形体课的教学过程是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形体,通过幼儿基本体操课的教学,使幼儿掌握形体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不仅改善形体的美感,从小养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的良好习惯。 (四)培育形体应注意的问题
(1)动作选择的合理性 。求美是人们共同的心愿,是人的天性。幼儿也不例外,人对形体美的追求是生存条件得以极大改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审美需要。兴趣是求知的萌芽,知识的花蕾,选择趣味性强的动作内容,是吸引幼儿参加练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符合幼儿特点的动作,由易到难,可接受性强,突出了普及的特点;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先教几节准备操,再教几节姿态操、扶把操、地上操、跑跳操及放松操等;再分段播放幼儿喜爱的带有不同节奏的音乐,使学生跟随着活泼动人的曲子练习。既轻松自然又兴趣倍增,幼儿练着能够接受的动作,听着动感极强的音乐,是使他们通过本体感觉和听觉去体会和审视世界,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气质,同时也培养幼儿的音乐感,使不至于单调枯燥,音乐还能激发内在情感,使幼儿不知不觉中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2)动作编创的优美性
根据5——6岁幼儿的这一实际情况,在动作编排过程中,尽量选择既能达到锻炼人体各关节、韧带、肌肉功能的动作,又能使所选择的动作具有造型美、线条美及动作与音乐协调,以激发幼儿对课的兴趣使幼儿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被调动起来。比如,在一套形体操中,编入既要达到锻炼人体各关节、韧带、肌肉的目的,又具有动作风格鲜明统一,动作语汇丰富、新颖,富有特色的优美动作;或者在创编时,也吸取和借鉴体操、武术、舞蹈(芭蕾舞、爵士舞、现代舞等)的优美动作,使全套动作更加富有魅力,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总之,除了轻松、舒适、优美的环境和教师正确规范的示范,同时还需要考虑创编出新颖的动作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形体课真正达到改造体形,纠正姿态,树立良好的举止和形象,使外表更加和谐美。
(3)提示语言和鼓励语言的综合性在形体课的教学中,运用口令和动作的结合能有效地渲染和活跃课堂氛围,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对动作的回忆率,振奋幼儿的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运用提示语言或鼓动口令使形体教学更新颖有趣,使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原是呼“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节拍,为提示幼儿下个动作内容,可采用提示语言来呼拍“一二三四、全身运动”;或者为提示动作方向时,可呼“向前三四、向后七八”等,同时也可采用鼓动的语言来呼拍,“一二三四、加油跳啊!”使课堂的学习更有魅力。当练习到最后时,幼儿会感到疲劳,此时教师可以呼用幼儿的语言来提高兴奋性。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准确、恰当、简练的语言或口令来提示动作,鼓励和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其练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4)形体语言的可性形体语言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注意,人们从行为科学、心理学的层次对其动作、表情、身段、手段的表达及其含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并得到相应的运用.形体课是以基本形态的动作为主要内容,以人体自身为审美对象,人的形体通过形体课这一训练过程把身体的健与美融为一体,促使身体全面发展。例如形态练习开始前,首先强调身体基本姿态,站位这一基本要求就保持和发展了身体的形态语言。其次练习姿态操、形体韵律操时,要求练习者动作符合规格要求,舒展大方,注意头部与脸部及身体的配合;这些都是形体语言在练习中的隐性体现。
四、结论
(一) 在幼儿基本体操教学中,形体的培育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而完成这一目标必须根据幼儿园教育规程,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达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高雅气质。
(二) 形体的培育过程中,动作编创合理性对幼儿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弘扬,积极性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 优美动作的编创,可改变幼儿的形体,树立良好的举止,使外表更加和谐完善。
(四) 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使形体课更新颖,课堂气氛更浓厚。
(五) 可塑性的形体语言使形体课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幼儿基本体操 刘英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幼儿园体育教学法 孙纪贤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形体运动 杨晓美 冯晓辉 北京 人民体育教育出版社
4、青少年形体美练习 迟兴华等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5、1995.10 5、形体教学初探富嘉贞 中国学校体育 1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