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绿色学校>>教育效果>>教育成果
小班幼儿手工活动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1-09-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红叶

[摘要]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劣,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手工活动,通过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收集、作品的展示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 小班 手工活动 环保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可如今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人类面临着重大的环境问题:人口膨胀、沙漠蔓延、水源污染、室效应加剧、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关于世界卫生日的宣传材料中也指出:“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环境污染将取代核战争而成为地球的最大威胁。”人类已面临着如此沉重的挑战,环境保护正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要搞好环境保护,首先必须抓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我国从1983年起就将“环境保护” 列为基本国策,并建议从幼儿园到大学开设有关环境教育的课程,提倡“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因此开展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首先必须从幼儿抓起。

俗话说:“心灵手巧”,手工活动正是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手指灵活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发幼儿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尽管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手、眼、脑动作很不协调,但是对于动手的活动却很感兴趣,他们喜欢涂涂画画、折折撕撕,利用手工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手工材料五花八门,一块碎布、一个盒子、一片树叶、一叠废纸……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物品不但可以信手捏来,还蕴藏着一定的环保知识。所以,我尝试在小班通过手工活动,让孩子们操作、感受、体验的同时,既习得环保知识又能满足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二、具体实施途径

(一)利用环保作品创设环境,感受环保作品的美与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

趣。”环境创设能将抽象的课程具体化、情景化,并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动机。因此,为了让幼儿感受环保作品的美与趣,我将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环保作品布置在教室里,让幼儿去欣赏、去理解、去感受,去发现。

1.在环境中突现作品中的美

为了让幼儿感受环保作品带来的美感,我在活动室的墙面布置了许多贴画作品,有用碎布做成的“小鱼”,有用各种毛线做成的“小花园”,有用一些广告纸拼帖而成的“盆花”……一幅幅作品颜色鲜艳,造型各异,虽是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但因为用的恰到好处,作品依旧栩栩如生,孩子们很喜欢看,并且发出赞美:“哇!好漂亮哦!”“咦!你看,这是超市的广告纸贴的!” ……美的环境不仅带给了孩子视觉上的冲击,也让他们发现了原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也可以变得那样生动、美丽。

2.在环境中感受作品中的趣

小班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看到新奇的事物会主动接近,探索其中的奥秘。所以要吸引孩子的眼球,单凭几幅精致、美丽的作品是不够的,因此,我在活动室里又增加了许多有趣的环保作品。如用卷筒纸芯做成许多五彩缤纷的小挂件,一个接着一个悬挂在活动室上面。风儿一吹,好像在跳舞;用果冻盒制作了小风铃放在娃娃家里;用胶带纸芯做成拨浪鼓放在音乐角……因此,当孩子置身于这样环境中,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哇!真好玩!接着他们就会用其稚嫩的小手去触摸,去玩,“你看!是卷筒纸的芯做的”,“还有果冻盒”,“哇!原来没有用的东西也能做很好玩的东西呀”。显然,他们是喜欢这些作品的。有趣的环保作品激发了孩子们制作的兴趣,也使他们知道了废旧材料的另外用途。

(二) 收集废旧材料,树立环保意识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能激发好奇心、主动尝试的愿望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在收集手工材料时首先考虑材料的环保性,因为这可以让孩子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材料是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能让它变得有用,从而让孩子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1.设立“百宝箱”,收集各种材料

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

特征 ,分别适用不同的造型要求。小班的孩子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 ,他们很多时候需要依赖于成人的思想,更何况我们需要找寻的是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废旧材料,而孩子的环保意识还刚刚处于萌芽阶段,对于材料的选择还存在一定的局限,甚至很多孩子还是不明白什么是“废旧物品”。因此,我在班级的墙角里放置了一个“百宝箱”,告诉孩子收集到的各种材料都可以放到这个箱子里,同时也向孩子讲述了一些有关材料的知识。没多久我发现我们的“百宝箱”已经很满了,里面的材料五花八门,如:广告纸、各种零食盒、一次性杯子、筷子等。“百宝箱”的设立让孩子们知道了生活中的许多“没用的物品”其实都是有用的,不能随便扔掉,也让他们逐渐养成了收集材料的习惯。

2.设立“分类箱”,将材料归类

利用“百宝箱”的作用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材料虽然很多,但是很凌乱,因为幼儿对环保废旧材料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于是,我们又设立了“材料分类箱”,并且贴上了幼儿看得懂的图标,利用分类箱将众多的材料进行分类,以便于幼儿的认识和之后的操作。我们把各种零食盒、纸罐子、烟盒、报纸、广告纸、胶带纸芯等装进贴有纸标志的箱子里,将果冻盒、酸奶瓶、矿泉水瓶、药品瓶子等放进塑料品标志的箱子里……从收集到分类,幼儿对废旧材料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于是,他们开始自发地在周边环境中寻找材料。从打印室里找到了老师印坏的打印纸,并告诉我可以用来折飞机;从家中拿来了客人用过的一次性杯子;还带来了秋游时吃剩下的各类包装盒……随着分类箱材料的增加,孩子的心中渐渐地积累了许多对环保材料的认识。

(三)利用环保材料,学习基本技能

小班孩子小肌肉群的发展还在逐渐的精细中,因此他们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技能。于是,我利用各种废旧纸张让幼儿从简单的技法开始,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学习撕、折、剪、贴,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逐渐提高手工活动的操作技能。如为了练习撕的技巧,我设计了 “撕面条”活动,我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告诉孩子,“今天请你们来当面点师做面条,看看哪个师傅做的面条又长又细”,孩子们很开心,人手一张广告纸开始有模有样的操作起来。当一碗碗又细又长的面条展示出来时,孩子们有说不出的高兴。随着基本技能的逐渐掌握,孩子们创作的作品也逐渐增多。广告纸做的“可爱的小鱼”,报纸撕的“下雨了”……一件件环保作品看似稚嫩,却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选择运用各种材料,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小班的幼儿虽然已经产生了美术表现的愿望,但还是很浅显的,想象力还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材料的多样性容易造成孩子的混淆,不利于创作。因此我有意识地将各种材料进行分类,采取先单一,后综合的方法,这样更有利于逐类介绍环保知识,并进行创作活动。

1.纸材料的运用

纸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废旧材料,但多数孩子并不知道珍惜它。所以在用纸制材料之前,我让孩子观看了“纸是怎么来的”幻灯片,孩子从中明白了节约用纸就可以保护许多的树木,保护整个森林,同时让他们知道了各种广告纸、平时所用的各种彩纸的边角料、包过花束的包装纸、各种纸盒、零食盒,卷筒纸芯、一些胶带纸芯等都属于纸,并可以做出漂亮好玩的东西。经过启发和商讨,我们利用广告纸不规则的色彩剪出了别具一格的窗花,给纸盒添上报纸撕的五官做成纸盒娃娃,在卷筒纸芯的外面用油画棒涂上漂亮的颜色,拼接在墙上,做成了五颜六色的汽车轮胎……孩子们就这样用自己的巧手改变着这些原本要被丢弃的纸制品,让它们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

2.塑料制品的运用

    小班的孩子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在让孩子跟纸玩了一翻后,我让他们接触了塑料制品。我收集了果冻盒、酸奶瓶、矿泉水瓶、一次性塑料杯等,并将一个塑料瓶子点着了,看着冒出的黑烟,孩子都说“老师,很臭,很难闻,很恶心”我趁机向孩子们讲述了有关塑料物质对环境的危害,然后提出了把这些东西变成有用的东西。借助老师的示范和同伴间的讨论,一件件作品展现在面前。一次性杯子做成了花篮,放在自然角里种上小花小草;冰淇淋盒做成了小花放进了娃娃家里;矿泉水瓶画上五官做成了娃娃……随着塑料制品的改造利用,环保意识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在孩子的心中发芽。

3.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

多种材料的相互结合,可以扩大孩子对各类废旧材料的认识,也会给孩子的手工增添新的乐趣。如我们利用双面胶带的纸芯结合硬纸片,又加上一次性筷子制作了陀螺,孩子们还在陀螺的表面涂上了漂亮的颜色,旋转起来又好看又好玩;利用胶带纸芯加小木棒做了拨浪鼓,尽管还有些稚嫩,但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利用两个小果冻盒给纸帖画中的汽车加上了两个轮子,小汽车顿时神采飞扬……孩子们在这些废旧的环保材料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着自己的想像,并更愿意做有心人去收集许多材料。

(五) 多种渠道展示作品,巩固幼儿的环保意识

经历启发、发现、操作等一系列的环节之后,幼儿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

提高,对环保手工作品的制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作品,有些可以用来当玩具,有些可以用来装饰,每一个作品都是那么富有童趣,富有生机。好的作品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探索,吸取更多有益的经验,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环保作品制作。于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作品展示活动。

1.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展示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它包括着许多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我

有意识地将幼儿的环保作品融入到其中,让其与教学活动结合,在活动中进行展示,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如在语言活动中,我将幼儿制作的环保作品——纸贴画运用于其中,让幼儿大胆想象讲述;在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们戴上用广告纸做的手链,随音乐翩翩起舞;在体育活动中,我们用报纸卷成纸棍当作障碍物,练习跳跃……这些作品让平时的教学活动充满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制作环保作品所带来的乐趣。

2.亲子环保作品展

在环保作品制作过程中,家长是很好的资源。利用家长和孩子共同创作环保手工作品更是提高孩子环保意识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孩子们在家长一对一的指导过程中获取着更为直接的经验,可以学到更多的环保知识。于是,我们开展了班级“亲子环保作品展”,让孩子带着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作品进行展览。如:乐乐带着用可乐罐做的小飞机,纯纯手提着用碎布拼贴的小拎包,田田捧着用薯片罐制作的小储蓄罐等等。许许多多的亲子作品吸引着孩子们和家长。在整个展览过程中孩子们相互交流着自己的环保作品,可以想象这样的活动势必收到绝佳的效果。

3.年级段小巧手作品展

好的手工环保作品,不但要让自己班的孩子欣赏、了解,同时也要让更多的孩子来分享,来了解环保作品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将幼儿制作的环保作品在整个年级段进行了展示,让孩子带着各种材料制作的作品,在展区内展览,引来了许多孩子前来参观,看着这些美丽、有趣、生动的作品,难以想象只是利用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他们在一旁讨论着:“哇,你看,卷筒纸芯做的小推车!”“这是飞机也,一次性筷子做的!”“哦,这幅画真美丽”“这个盒子我家也有,我也要去做一个” ……这样的展示活动,让更多的孩子知道了废旧材料的使用价值,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

三、效果与体会

经过一年的实践,我发现班里的孩子们逐渐有了一些明显的改变。一、动手能力快速提高,手指的肌肉动作协调了,精确了。一些原本不会使用剪刀的孩子现在对手工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二、做事更加耐心,细致。好多孩子的注意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操作过程中也表现的更为自信。三、孩子的环保意识从无到有,逐渐的提升,他们从对作品的欣赏到材料的选择以及作品的创作中懂得了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知道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长了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有许多家长反映:“我们家现在不买超市购物袋了,每次去超市儿子就会提醒我带上环保袋;”“我上次把冷饮包装扔在地上,孩子还让我捡起来,扔进垃圾箱里” ……。

尽管孩子们的环保知识还很粗浅,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希望所有的幼教工作者都能深刻意识到,环保是一种重要的公民意识,我们要善用各种方法在幼儿头脑中刻下深深的环保烙印,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树立保护绿色地球的信念,真正实现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 版权所有
    园长信箱:zaoyou123456@sina.cn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