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水是绿的,天是蓝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只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在人与环境生态系统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把如何提高环保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而环保教育的内容很多很广,大到高科技的内容,小到节约一滴水及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纲要》指出把“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它们,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列入内容和要求之中。作为承担幼儿教育重任的我们则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教育下一代成为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小卫士”。
一、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而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环保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将环保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习惯的培养紧密结合,是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式之一。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如桌椅、玩具摆放整齐,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在日常生活中餐前、便后洗手时,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会开小水,洗手后关紧水龙头不浪费水的习惯,让幼儿知道水是来之不易,如果不节约用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利用早晨幼儿刚入园时,带幼儿到园里、园外捡树叶、纸屑,把捡起来的树叶和纸屑学会垃圾回收和分类,养成不随地乱扔垃圾,这些既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还在班中开设“环保小卫士”奖,从而使孩子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如:以前春游、秋游活动,孩子把东西吃完了就乱扔吃完的纸盒、果皮、饮料瓶等;而现在他们自发带上垃圾袋,在春游、秋游途中孩子们都能把自己在春游、秋游时吃下的果核、饮料瓶收入袋中。我们还与幼儿共同收集废纸、易拉罐、可乐瓶、果冻盒等废弃物品,把它们做成各种新颖、有趣、立体、直观的教玩具。根据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提出要求,会正确用餐,不掉饭粒;会主动入厕,不随便大小便;会做到“三轻”即:走路轻,做事轻,说话轻;平时,我们教育孩子爱护图书,爱护玩具的好习惯。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纸张、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二、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注意将环保教育渗透其中,然而如何五大领域的各科教学活动结合环保教育,这仍需要我们老师通过平时观察、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有的放矢对幼儿进行提高环保意识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这是二十一世纪的幼儿园教师所必须做到的。
如:小班幼儿刚入幼儿园,一些生活和卫生习惯还没有形成。吃饭会丢饭粒,教育幼儿粮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我们结合健康领域《我真能干》、《愉快进餐》,语言教学如:故事《不做漏嘴巴的小公鸡》、古诗《悯农》、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等进行教育。还应告诉幼儿挑食、拣食对身体的不利影响,会使自己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生病等等。开展健康领域《爱洗澡》,教幼儿爱清洁,讲卫生。语言领域诗歌《地球妈妈》健康《马路上的卫生》教育幼儿保护环境,热爱我们的地球妈妈,幼儿便会嚷嚷上口说道:“地球妈妈是咱家,青山绿水,打扮它”。通过歌曲活动《柳树姑娘》、《爱护小树苗》、《小鸟小鸟你真好》舞蹈《小池边》,绘画《小鸟的家》、《大树》,手工《变变变》等活动教育幼儿,并开展了游戏活动,在各个游戏区中投放大量的废旧物品并将其变废为宝,让幼儿感受到废物是可以再利用的。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剪剪贴贴画画玩玩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逐渐明白人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道理。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这些知识,久而久之存在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幼儿的良好习惯形成了。
在开展美工活动中充分利用废旧物,如:蛋壳脸谱画、用蛋壳和旧挂历纸做蛋壳老虎;用旧毛线、布条、鸡毛、玉米皮等制作毽子;旧纸板和竹棒制作各种各样的扇子;纸筒、挂历纸做成机器人;塑料袋、米袋、旧布条、纸杯、光盘、塑料袋、包装绳、瓶盖、网兜、旧乒乓球等设计各种各样的“服装”;幼儿参与我们选择了一些废旧的牛皮纸、旧草席、挂历纸拼贴大树的树干、叶片和花草。幼儿从家中带来各种包装箱、酒盒剪成高楼大厦、用小竹片编鸟巢,悬挂在教室主墙饰上,教师再用卡纸、皱纹纸、棉花做一些栩栩如生的小蜻蜓、花草等,走进教室就像走进一个“大森林”里。
培养幼儿的环保行为,就要从生活活动上的每一件事情开始.。如: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我发现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我就抓住这一现象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同时了解浪费纸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大家必须要节约用纸。
三、在“节日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儿的有利时机,幼儿园开展节日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 3月12日我国植树节、春游;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及爱鸟周;6月5日世界环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10月15日世界粮食日等纪念日前后,我们都可以结合教育目标,采用做游戏、画图画、讲故事、唱歌跳舞、欣赏图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围绕纪念日主题开展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和环保宣传活动,对幼儿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通过“植树节”活动,让幼儿了解树木的种类、生长过程、生长条件,树木与气候和季节的变化,树木和地形的关系,乱砍乱伐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等,让孩子们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道理。在“世界地球日”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地球是我家》的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一:“认识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仪,认识几种明显的标志,如海洋、河流、山脉、陆地、城市等;活动二:“地球妈妈生病了”,教师用地球仪表示地球,通过讲故事《地球妈妈生病了》,组织幼儿讨论地球妈妈为什么会生病,怎么办?活动三:“环保小卫士”,活动四:“地球妈妈的病好了”等。通过一系列层层深入有组织、有目的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理解生物、人和各种环境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环境的态度和行为。这些为幼儿成长后,能与自然和睦相处,都起到积极的影响和不同程度的培养。例如在小班庆“六一”活动中,我们班开展了“做个健康的好宝宝”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能让幼儿表演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是怎样洗手、怎样爱清洁、怎样处理垃圾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深了幼儿对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在家园同步环保意识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倍受父母的娇宠,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从而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个别家访,教师与家长一起讨论环保活动计划,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并积极参与活动。在今年开展的主题活动《漂亮的服装》,幼儿、老师、家长们收集了米袋、布条、光盘、塑料袋、包装绳、纸杯、瓶盖、网兜、旧乒乓球等,充分利用这些废旧物与幼儿、家长共同制作出极富有创意的“环保时装”。从呼吁家长参与到家长主动参与,使环保教育的范围从幼儿园延伸到社会,积极为孩子营造保护环境的氛围。认识生活垃圾会污染空气,应尽量减少生活垃圾量,为环境减轻负担,有垃圾就要丢到垃圾筒里并会垃圾分类再回收。同时也让幼儿知道不能小看噪声污染,噪声会影响别人的生活和学习。在“好听的声音”让幼儿分辨什么是好听的声音什么是噪音,通过家园配合组织幼儿到附近印刷厂、建筑工地听机器轰鸣声,让他们感受到噪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从而进一步教育幼儿在看电视、听录音机时声音要小一点,上楼梯时脚步要轻一点,室内说话时声音要低一点,从自己做起,不制造噪音。以直观教育的方式,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青山绿水之情。只有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才能更好的培养环保行为。
又如:“可怕的废电池”,在家庭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废旧电池没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可是很多小朋友却不知道废电池的危害程度常常把它们拿来当“宝”,甚至有的把它放在嘴巴里去咬,针对这一事情我们先让幼儿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与家长配合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宣传活动。对于这次环保宣传活动,全体幼儿、家长都非常重视,纷纷从家中收集并带来大量的废旧电池交给我们回收统一处理,师生共同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并将废旧电池的危害告诉自己周边的人们,为保护环境尽了自己一份力量,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废旧电池对环保的危害,明白应该统一回收处理的道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的。让每个人都要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责任感,努力提高环境意识才能使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碧水蓝天,更加和谐美丽。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
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