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爱(1)班孩子的心里,一直有一片绿色温暖着他们,那就是一棵环保小爱心。在学期结束之际,对这一年来的班级环保工作做一总结:
一、利用各科教学进行环保教育。
根据托班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在语言教学、艺术教学、社会教学、科学教学等五大领域中。例如:在语言教学中,通过故事《不爱洗澡的小猪》、《小树叶找妈妈》、《小鱼要回家》,儿歌《洗手歌》、《节约歌》等,使幼儿在语言讲述中受到启发,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在艺术教学中,通过歌曲《环保小卫士》、《爱护小树苗》、《大雨小雨》,绘画《手印树》、《小鸟的家》,手工《好吃的面条》、《雪花飘飘》等活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在社会或是中,通过《美丽的幼儿园》、走进社区等活动,让幼儿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环保教育;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又通过《好玩的水》、《不要乱扔垃圾》、《好玩的纸》等活动,使幼儿在操作、探索中获得环保知识。通过以上这些活动,让幼儿在说说、唱唱、画画、剪剪、贴贴、做做中,初步体验环保的小乐趣。。
二、利用区域活动开展环保教育。
在各个区域中投放大量的废旧物品,请幼儿和家长收集易拉罐、可乐瓶等,用作手工材料进行布置环境。我们利用幼儿带来的饮料瓶做成花盆观察植物的生长,用干净的易拉罐做成体育玩具“赶小猪”投放到区域中,把汉堡、薯条的盒子带回幼儿园开办KFC餐厅等等,让幼儿感受到废物是可以再利用的。在水龙头旁贴上绘画图标,提醒幼儿随时拧紧水龙头,懂得要节约用水。
在教室门口设立的“可利用废品回收站”,得到了许多家庭的支持。引导幼儿和家长都来参与废旧物品的回收,为环境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利用日常生活进行环保教育。
幼儿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来进行随机的环保教育。例如:开学初,每当晨间游戏过后,我们总会在活动室的地面上发现许多垃圾。为此,我们在晨间谈话时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一起讨论怎样使我们的教室变得更整洁优美。每天的一餐一点也是对幼儿进行节约能源教育的最佳时机。我班幼儿吃饭时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减少这种浪费现象,在午餐后给幼儿讲故事《香香的米饭哪里来》,让幼儿知道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种出来的,从而帮助幼儿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的良好习惯。
四、利用家庭资源进行环保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我们利用家园联系栏、家园快递等,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家长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在公共场所不乱扔瓜皮果壳,在家里听音乐、看电视注意控制音量,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的生活等。
五、教师树立榜样、共同参与。
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美好的、伟大的,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看见废纸就拾,随手关灯,用废旧材料制作美丽的小饰品;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捡拾落叶、给种植地拔草,电池循环利用等,悄无声息地从小事影响幼儿。
环保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它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通过以上的这些活动,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让环保意识在幼儿心中萌芽了,并转变为了行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经常受到成人社会一些不良行为的冲击,我们的环保教育还有更漫长的道路要走。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