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成长(1)班 教师:籍慧宏 时间:2010.3
活动名称: |
食物的旅行 |
活动目标: |
1、让幼儿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过程 2、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
幼儿基础: |
事先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 |
活动准备: |
1、电脑制作《小豆子的旅行》(或图片及小豆子旅行的故事录音) 2、健康知识卡片、消化图、自制健康行为棋 |
活动过程: |
一、观看“小豆子的旅行”,了解各器官的功能 今天,有颗小豆子要到淘淘的消化器官中去旅行,它会看到些什么,里面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小豆子来告诉我们。 (1)放第一段食物从口腔到食管的动画。 提问:小豆子从哪里进去?看到了什么? (2)放第二段,了解胃的功能。 提问:胃有什么作用? 小豆子在胃里还看见了什么? 我们怎样来保护我们的胃呢? 小结:以后我们要注意,少吃冷、硬的东西,少吃零食,不吃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吃得太饱,也不能饿坏了胃,要吃饱早饭少喝冷饮。 (这一部分的目标是让幼儿在了解胃的功能的基础上知道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使胃生病。) (3)放第三段,提问: 小豆子到哪里去? 小肠有什么用呢? 小豆子在小肠里看到些什么呢? 小豆子为什么没有从小门里出去呢? (这一部分的目标是让幼儿知道食物没有被磨碎就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 (4)第四段录音。 提问:小豆子又到了哪里呢?大肠里都是些什么呢?什么叫残渣?能不能让残渣长时间在体内呢? 小结:我们小朋友要定时大便。 二、分组找顺序排图 我们知道了每个消化器官的用处,现在,老师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套图片分别表示每个消化器官的工作情况,请各组小朋友合作,按照刚才小豆子旅行的顺序排列出来。然后,讲一讲为什么这样排? 在观察图片基础上讨论如何保护各消化器官 三、进行健康知识有奖抢答活动,把幼儿分成四队。 准备些图片,上面有的行为是对的,有的是错的,当教师出示图片时马上抢答对还是错?为什么?回答得又多又对者为优胜。 内容有:小摊上吃东西、运动后马上喝水,饭后剧烈运动,吃汤饱饭等。 活动延伸: 玩健康行为棋,(棋谱上都是一些生活习惯方面的内容) 活动评析: 本活动选取内容接近幼儿生活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活动的第一部分,通过一颗没有被嚼碎的小豆子去淘淘体内旅行时的所见所闻,形象地表述了食物旅行的经过和不良生活习惯对消化器官的损坏,知识容量较大,但通过动画这种形式使孩子们非常投入,并在不知知觉中接受,第二、第三部分通过动手给消化图排序,使幼儿进一步明白了食物旅行的顺序和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并通过细致观察图片发现进食时应注意的问题,活动第四部分意在让幼儿知道消化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引发开去,使幼儿关注平时的生活卫生和饮食习惯,这部分的内容起到巩固和延伸的功能。为了使幼儿掌握的知识能落实到日常的行为中,并形成习惯。 |
班级:成长(1)班 教师:籍慧宏 时间:2010.4
活动名称: |
我们喜欢的环境 |
活动目标: |
1、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交流。 2、教育幼儿从我做起,注意保护环境,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
幼儿基础: |
事先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
活动准备: |
1、幼儿对周围环境情况有大致了解 2、塑料制品的东西若干 3、减少白色污染的宣传单若干 4、筐篮五个 |
活动过程: |
一、导入活动,由小松鼠搬家引出课题 师:前段时间小松鼠搬家啦!可是正好碰到下雨天,所以有些东西就存放在我们华盖山上了。今天天气很好,小松鼠想请我小菲老师和你们一起帮忙把它落在山上的东西去送到它家里,你们愿不愿意帮忙啊! 二、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类,知道塑料制品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1、好,那让我们出发吧。去看看小松鼠把东西落在那了! 2、你们看,小松鼠把东西落在这了,那我们分工一下吧。把这些东西都带回去。 3、我们分5组,3人合作去捡,看看那一组合作的最好。 4、幼儿分散捡东西,教师巡视。 5、你看我们的小朋友多能干,来来来,辛苦啦,到老师这休息一下。看看你们都帮小松鼠捡回来什么? 6、幼儿一一介绍,并说出这些都是塑料制品 三、白色污染给我们带的危害 1、组织幼儿讨论: (1)白色垃圾好不好,为什么? (2)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变漂亮呢?我们该怎么样做呢? (3)怎样使更多人知道减少白色垃圾,要保护环境呢? 2、老师小结。 活动延伸: 请幼儿来当小小采访员,并分发减少白色污染传单 |
班级:成长(1)班 教师:籍慧宏 时间:2010.5
活动名称: |
让幼儿了解白色污染 增强环保意识 |
活动目标: |
1、感受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办法。 2、通过宣传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
幼儿基础: |
事先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
活动准备: |
1、和幼儿一起埋在地下的塑料袋和纸袋。 2、拍摄的无处不在的塑料袋录象片。 3、做纸袋用的材料:挂历纸、剪刀。 |
活动过程: |
一、让幼儿实地观看实验结果 1、师:小朋友,还记得前几天咱们一起埋在地下的塑料袋和纸袋吗?这么多天过去了,你们猜猜它们会有什么变化? 带领幼儿挖出埋在地下的塑料袋和纸袋,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塑料袋还是那么完整,纸袋有些腐烂)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小结:在我们自然界中,虫类和一些微生物会使纸袋慢慢分解腐烂,而塑料袋却不能分解腐烂,它会在土壤里埋上许多年,而且还会产生有害物质。 二、了解塑料袋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那在我们生活当中那些地方会使用塑料袋呢?(幼儿回答) 师:现在,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看录象) 教师讲解:(分别看一看超市,菜市场,水果店,快餐店的塑料袋使用情况) 2、师:刚才我们看到人们每天都用那么多的塑料袋,你们是怎么想的?使用塑料袋有什么危害吗? 3、教师小结:使用塑料袋很方便但会影响环境污染空气,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讨论减少塑料袋污染的办法 1、师:塑料袋的污染这么严重,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呢?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解决的好办法呢?(篮子,纸袋,布袋)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用篮子,纸袋,布袋来代替塑料袋,那用这些袋子有什么好处呢? 教师小结:篮子结实而且可以清洗用很长时间,纸袋携带方便没有污染,可以用完后回收再加工使用,布袋可以清洗长时间使用。 2、师:可是现在我们没法做到禁止使用塑料袋,那这些塑料袋该怎样处理呢? 教师小结:现在环保部门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塑料袋埋在地下,但它会慢慢分解出一种有毒物质,破坏植物生长。另一种是把它烧掉,但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损害健康,这两种方法都不太好。 四、制作纸袋 1、今天老师就教小朋友们一个解决塑料袋污染的好办法:就是推广使用布袋和纸袋。在下面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使用纸袋好不好?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赠送纸袋:小朋友做的纸袋漂亮又结实,你向把这个纸袋送给谁呢?想跟他说什么呢?(如:爸爸妈妈为了保护环境请你少用塑料袋使用纸袋吧)幼儿把纸袋送给幼儿园的老师,请她和小朋友一起保护环境。 |
班级:成长(1)班 教师:籍慧宏 时间:2010.6
活动名称: |
水的过滤 |
活动目标: |
1、初步了解水是可再利用的,懂得用过滤的方法来进行水的初步净化,并记录操作结果。 2、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懂得保护水资源。 |
幼儿基础: |
事先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
活动准备: |
1、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的过滤器、布、棉花、较薄的纸张、一次性杯子3个、记录纸、铅笔 2、污水若干、明矾若干、教学课件 3、知识准备:幼儿事先了解污水的情况,有一定的节约用水的意识 |
活动过程: |
一、以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见过的污水是什么样的? 2、幼儿观看受污染河流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清澈的河水为什么会变脏?并通过课件操作,引导幼儿说说最后变脏的水变干净了吗?是怎么做的呢? 二、探索操作,了解水的过滤方法 1、教师出示污水,启发引导幼儿说说用什么办法把水变得干净些? 2、教师介绍操作的材料及过滤水的方法。鼓励幼儿将自己用不同材料的过滤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进行探索操作,教师进行巡视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帮助幼儿掌握水过滤的方法,并鼓励幼儿记录。 4、展示幼儿不同的过滤成果,保持幼儿操作的积极性。 5、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情况 三、教师用明矾进行水的净化实验,让幼儿了解净化水的多种方法。 四、教师小结活动情况,让幼儿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净化水,再利用水,教育幼儿懂得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保护我们的环境。 五、延伸: 1、平常注意引导幼儿再利用水,不随便浪费水。 2、引导幼儿探索生活中净化水的科技产品。 |
班级:成长(1)班 教师:籍慧宏 时间:2010.1
活动名称: |
比较污水和自来水 |
活动目标: |
1、观察、比较污水和自来水,知道污水的来源和危害; 2、懂得要保持水的清洁和节约用水。 |
幼儿基础: |
事先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
活动准备: |
1.每人两只玻璃杯。 2.课前组织幼儿观察居住地附近小河的河水,并带回两大瓶污水。 3.过滤纸若干、自制滤水器(大塑料瓶、沙子、活性炭)若干个。 |
活动过程: |
一.回忆观察小河的情景。 1.提问:这两大瓶水是从哪里来的? 2.教师把污水倒入幼儿的玻璃杯里;提问:你们看看玻璃杯里的水是怎样的水? (引导幼儿观察杯里的污水并展开讨论,污水里有什么?教师巡视启发、指导。) 3.提问:小河的污水是怎样来的? 提问:污水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引导幼儿讨论。 二.观察比较污水和自来水。 1.提问:请你们用1只玻璃杯盛自来水,另1只玻璃杯中装满污水,看看自来水和污水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知道自来水是透明的、干净的,污水是混浊的、肮脏的。 2.自来水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三.小实验:污水变干净了。 1.把滤水纸放进玻璃漏斗上,把污水倒下去,看看发现了什么? 2.再把污水倒入自制滤水器中,观察流出来的水是怎样的? (说明:过滤出来的水还有看不见的细菌,要杀菌消毒,可以告诉幼儿一些简单的环保常识,使他们对污水产生初步的认识。) 3.我们怎样才能保持水的洁净,怎样节约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