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成长(1)班 教师:邢 晔 时间:2010.3
活动名称: |
生活中的垃圾 |
活动目标: |
1、了解自己家中的生活垃圾,使幼儿产生“3R”思想。 |
幼儿基础: |
孩子有环保的意识,但实践得机会不多。 |
活动准备: |
实现参观过垃圾回收站。 |
活动过程: |
1、请幼儿注意观察家中的生活垃圾,以画画的形式统计在一张纸上带到幼儿园。 2、幼儿画出自己家的垃圾种类,布置“垃圾墙”。 3、说一说在家里爸爸妈妈是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的。 4、请幼儿将自己家的垃圾带来,分一分,看看哪些有用?哪些没用,了解废品的再利用方法。 5、带领幼儿将废品放到回收站。 6、知道在家中垃圾也要分类放,一些物品可以循环使用。 |
班级:成长(1)班 教师:邢 晔 时间:2010.4
活动名称: |
水生动物呼唤清洁家园 |
活动目标: |
1、在认识水生动物的基础上,通过初步的环境教育,使幼儿懂得人、植物、动物与水的关系,知道要保护水源不受污染。 2、学习用适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想。 |
幼儿基础: |
课前了解水生动物的有关知识。 |
活动准备: |
1、录音机、磁带(流水声、律动音乐) 2、录像机、录像带、电视机 |
活动过程: |
流程(一)小议水的用途 1、听音乐提问,引起课题(放录音、流水声)提问: 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喜欢水吗?水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幼儿讨论后发言) 2、教师小结:对了,我们人需要水,植物和动物也需要水,而且需要清洁干净的水,如果水被污染了,(学习词:污染),那么,水生动物会怎样呢?(幼儿自由回答),水生动物到底会怎样呢?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 流程(二)通过看录像,让幼儿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 1、第一次放录像后问:水生动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它们生活得怎么样?(讨论发言) 2、第二次放录像后问:现在水生动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画面上出现水生动物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中),听听它们喊什么? 3、第三次放录像定格,放录音:(呼唤声:“唉呀,我实在受不了了,快闷死了,救救我们吧!”) 放完录音后问:哎呀,水生动物在呼喊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喊救命?水生动物的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的(放录像)。 动物甲: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原来的家到处是静静的清水,绿绿的水草,空气真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非常快乐。 动物乙:可是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实在太差了,水面上经常漂浮着塑料袋、烂菜、瓜皮果壳、废纸和各种垃圾,这些垃圾慢慢地腐烂,整条河水都被这些污染物弄得臭哄哄的。 动物丙:你们看,每天这个管子还排出许多有毒的污水,使我们的呼吸感到困难,透不过气来,许多伙伴已经死亡了,看,虾公公也已经生病了(咳嗽),快救救我们吧! 4、小结:现在,你们知道水生动物的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吧,原来水生动物生活得非常快乐,因为它们的家里都是静静的清水,绿绿的水草,空气真好,现在,生活在污染水里的水生动物们非常难过,很不快乐,我们怎样帮助水生动物呢? 流程(三)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水污染问题。 提问:水生动物的家这么脏,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想帮助他们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救救他们吗?(幼儿讨论后自由发言) 流程(四)听音乐做帮助水生动物的律动。 师: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这下,水生动物们有救啦!它们一定正在很着急地等着我们去救它们呢!小朋友赶快出发,我们一起去帮助它们吧!(具体动作根据幼儿的实际回答创编,师生共同把想出的办法用动作表现出来)。 流程(五)教育幼儿保护水域环境。 (放水生动物生活在清洁家园的录像)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一会儿就把河里的各种垃圾清除了,你们看,现在水生动物们的家怎么样了?(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水草,很清洁,很干净,空气很新鲜),水生动物多高兴呀,它们又能快乐地生活了,今后我们大家都要保护水的清洁。 |
班级:成长(1)班 教师:邢 晔 时间:2010.5
活动名称: |
伤心的鲤鱼 |
活动目标: |
1、培养幼儿的爱心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帮助幼儿懂得污染了的水将会对人类,动植物造成危害。 3、引导幼儿学习评价故事中的角色行为。 |
幼儿基础: |
|
活动准备: |
1、请父母带幼儿观察居住的河流、池塘的水质。 2、一杯清水,一杯脏水。 3、故事录音带,故事课件,有关水污染的原因的图片数幅,音乐《小鲤鱼捉迷藏》。 |
活动过程: |
(一)设计悬案。幼儿一边看鲤鱼在河里游来游去的画面,一边听音乐《小金鱼捉迷藏》,接着画面上的鲤鱼突然在河里翻白肚皮,提出疑问:河里的鲤鱼怎么了?为什么会中毒?请幼儿做法官,找出毒害鲤鱼的凶手。引出故事《伤心的鲤鱼》。 (二)看课件,让幼儿带着问题听故事寻找答案。 1、听完第一遍故事,提问幼儿,说出答案。 (教师小结:原来是大黑熊的化工厂生产排出有毒的废水,流进了河里,使河水有了毒,害的鲤鱼差一点死了。) 2、听完第二遍故事,讨论评价:黑熊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幼儿从两方面看待问题, 1、大黑熊办工厂为大家造汽车是好事; 2、但办好事不能破坏周围的环境,随便向河里排放废水,是有害大家身体健康的,是不对的) (三)引导幼儿回忆在父母的带领下观察的河水,让幼儿讲述他们的想法。 然后出示图片,讲解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业废水是严重的污染源。 (2)生活污水。如洗衣水。洗澡水。粪便水,这些污水流入江河也会使河里的水变质。 (3)生活垃圾。许多人把江河当厂成大垃圾箱,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倒进江河里,把江河搞臭搞脏了。 (4)农药和化肥。农田若施用了过量的农药和化肥,残余的会经过雨水流入江河。 (5)森林砍伐。江河两岸的树木被砍伐后,岸上的泥沙会流入江河,使河水变浑。(教师出示一杯清水,然后把少量沙土放进水中,水边浑,再与一杯清水比较,让幼儿感知水污染) (四)请幼儿联系身边的生活,说一说水污染对人和动植物的危害,如我们人喝了被污染的水会怎么样?污水可以浇花,养鱼吗? 教师讲解并置疑:当今世界包括我国水污染非常严重,全世界每年大约两万多人因没有水喝被渴死;有人住在大河边却没有水喝,没有鲜鱼活虾吃,也无法用河水浇灌农作物,因为河里流淌的是黑乎乎的臭水。地球上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保护水资源。 (五)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该怎样保护水资源? 总结幼儿力所能及的做法,让其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如: (1)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2)爱护花草树木; (3)垃圾分类处理; (4)建议父母使用无磷洗衣粉。 (六)活动延伸:开展“护水小卫士”竞赛活动。 |
班级:成长(1)班 教师:邢 晔 时间:2010.6
活动名称: |
小猫搬家 |
活动目标: |
1、让幼儿知道小猫搬家的原因,树立保护水质等环境意识。 2、培养幼儿爬、走平衡木等动作的灵敏性。 3、对幼儿进行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
幼儿基础: |
初步树立保护水质等环境意识。 |
活动准备: |
1、小猫头饰若干,自制钓鱼杆,与幼儿人数相等。 2、木马(代表小山),平衡木(代表小桥)体育器材。 3、电话机(玩具)、录音机 4、保护河水、此处严禁堆放垃圾牌子一块。 |
活动过程: |
(一)引导入题: 1、师问:小朋友,小猫最喜欢吃什么?(小鱼) 师:小鱼生长在哪里?(水里) 2、师问:老师带小朋友到××河和×河边看到什么? (幼儿答:河水清,有小鱼、树木、居民住房,×河边堆放垃圾、河水混浊、没有小鱼……) 3、总结幼儿回答情况,问幼儿,小朋友,×条河边被居民倒垃圾,水变脏了、小鱼没了,小猫钓不到鱼吃怎么办?谁能替小猫想办法?(加以总结)(幼儿讨论:给小猫搬家,买小鱼给小猫吃,爬到树上去让爸爸开大卡车把垃圾运走,找环保叔叔……不让倒垃圾……) (二)进入游戏活动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河里没有垃圾污染,那里的鱼多,我们先帮小猫把家搬到那条河边去住,好让小猫能钓到鱼吃,小朋友扮演小猫,把钓竿子带上好不好?(好)待小朋友的爸爸把×条河边的垃圾运走后再搬回来。 2、向幼儿讲清游戏规则:玩法:全班分成6队,每队人数相等,每队第一个幼儿头戴小猫头饰,手拿钓鱼竿,要翻过小山,走过小桥(注意安全)鱼竿和头饰不准丢,到小猫新家后站好(每队前一个幼儿到家后,后一个幼儿才能搬家。看哪队幼儿搬得快,先结束的一队是优胜者,选出前三名) 3、老师作示范表演后,幼儿开始游戏,不该跑的幼儿喊加油。 4、第一次搬完后总结发奖,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教者接电话: 内容:小猫原来的家小河的垃圾运走了,居民们不再倒垃圾,河水清了,小鱼又游回来了(表扬小朋友环保意识强) 5、把消息告诉幼儿后,再把家用同样方法搬回去(放音乐,增加幼儿高兴的气氛) 6、总结游戏情况,出示保护河水人人有责,严禁乱倒垃圾的牌子,课程结束。 |
班级:成长(1)班 教师:邢 晔 时间:2010.1
活动名称: |
垃圾箱里的宝贝 |
活动目标: |
使幼儿简单了解几种废旧物品的处理方法,以及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增强幼儿资源再利用的环保意识。 |
幼儿基础: |
使幼儿事先简单了解几种废旧物品的处理方法。 |
活动准备: |
1、PPT,各种废旧物品(报纸、玩具、书、小衣服等); 2、幼儿展开前期的调查 |
活动过程: |
一、从身边垃圾筒的调查情况入手,发现问题。 1、老师出示教室中垃圾的调查情况。 2、幼儿说问题、交流感想。 3、小结:原来有许多废旧物品还可以再利用。 二、简单了解几种废旧物品的处理方法。 1、老师出示大的垃圾袋,展示其中的物品。 就这些即将丢弃的物品,幼儿每组进行讨论、记录、交流,还有什么用。 老师总结幼儿的方法:送人、修补、制作、反复使用、制作作品、其它。 2、PPT展示 交流:垃圾哪里去了 垃圾会被怎样处理呢(调查结果) 哪种方法还可以使垃圾变成宝贝呢 老师小结垃圾处理方法:焚烧、堆肥、填埋、循环利用? 3、讨论:哪种方法适合上海(老师以读报的方式展示答案) 三、用语言与表演等形式总结方法 鼓励孩子们设计广告语和广告形式,把这些好方法介绍给大家,让别人一听就明白应该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