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基础与教材分析:
“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在大班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幼儿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更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活动前我查阅了网上的相关资料,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贯彻逻辑思维训练的原则,并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幼儿要创编应用题,首先要了解哪个是已知条件,应该怎样来提问,并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了解构成要素的概貌,然后才能解答。这也是应用题所必须进行的结构训练。
对于本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有了简单的编应用题的能力,而且从上课的表现来看孩子们对编应用题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为了能让幼儿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满足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故设计了本次活动,能让幼儿在同一画面的多种场景中找出编应用题的条件,从而使孩子们的看图编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图片中所给的已知条件编9的加法应用题。
2、发展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观察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
2、自制幼儿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起兴趣。
9的碰球游戏。
二、感知图片,了解图意,创编应用题。
(一)提供单一条件,创编应用题。
教师出示图片(1)
师:“图片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谁能编一道应用题?”
(草堆里有7个鸡蛋,鸡妈妈又生了2个,请问现在一共有几个鸡蛋呢?)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
(7+2=9)
(二)寻找多个条件,创编应用题。
1、教师出示图片(2)
师:根据图片上的蝴蝶谁来编一道应用题。
(花丛中有3只蝴蝶,天空中又飞来了6只蝴蝶,请问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
师:谁来说一说它的算式呢?
(3+6=9)
师:那么除了根据花丛中和天空中的蝴蝶来编题外,还可以根据什么条件来编题呢?
(图片上有4只红蝴蝶,还有5只蓝蝴蝶,请问一共有几只蝴蝶?)
它的算式是:(4+5=9)
2、教师出示图片(3)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更有挑战的图片,看看根据图片的内容编出与别人不同的应用题。
(1)师幼共同寻找可编应用题的条件。
(2)幼儿尝试自编应用题,教师根据幼儿编的题目,列出相应的算术题,解释算术式题中各个数字号的意思。
三、幼儿操作,巩固练习。
(一)分组操作
第一、二组: 单一条件创编应用题。
第三、四组:2个或3个条件创编应用题。
第五、六、七组:多条件创编应用题。
(二)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三)请幼儿说一说操作的结果。
四、放松游戏。
9的分合式大比拼。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基本是按照研讨的流程进行教学活动的:以碰球游戏导入,提供单一条件创编让幼儿创编,提供多个条件让幼儿创编,再分组操作练习,最后以放松游戏结束本次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信任他们的想象和观察潜能,在活动中,幼儿能够根据图片中所给的已知条件编9的加法应用题,并列出算式。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较强,他们观察到的特征让我感到很惊讶。
但本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由于在第三环节没有把握好时间,造成整个教学活动时间过长。
2、活动第二环节提供多个条件,由于之前提供单一条件进行创编的铺垫,幼儿已能看懂图意,幼儿会根据不同特点来进行创编,如颜色的不同,大小的不同,地点的不同等。幼儿会出现同一件事,交换顺序来进行创编,此时,作为教师应该加以提升总结,将交换定律渗透进去,让幼儿明白虽然位置交换了,可是说的却是同一件事情。在第三环节中,幼儿已能进行创编,教师在此时可以根据幼儿实际能力,来调整教学内容,可以让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算式题,寻找与算式相应的条件进行创编,让幼儿的数学活动更具有挑战性。这也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
3、请幼儿说一说操作结果时,他们手里都拿着自己的作业单,没有仔细在听发言的幼儿进行创编,最后交流部分显得有些凌乱。
4、在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时,需要把9的加法算式题全部呈现给幼儿,让幼儿了解到9的加法算式题一共有8道。
5、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幼儿完成自己的操作以后,需要进行交换,让每个幼儿能力都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