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中班幼儿会对水本身感兴趣,但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玩水上,科学活动《蔬果沉浮》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通过玩水延伸到探索各种蔬果沉浮现象。本次活动要求幼儿了解有些东西不能光看表面,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得出结论。一般来说,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但如果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讲述要深刻得多,沉浮的现象是每个孩子都能感知的,但是没有研究过,结合本月主题《美丽的秋天》,幼儿认识了各种秋天的水果与蔬菜,本次活动为孩子提供各种蔬果,让孩子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去发现问题,学会猜想,再进行主动探索、验证,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验证自己对蔬果沉浮现象的猜想,初步感受蔬果的沉浮现象,获得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教学重点:知道各种蔬果的沉浮现象。
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三、活动准备
番茄、青椒、苹果、橘子、葡萄等蔬果、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课题
1、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么秋天的水果和蔬菜有哪些呢?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个魔术袋。这个魔术袋里装了好多好多东西,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装了什么吗?
2、摸出实物,并说出蔬果名称(请小朋友摸出并说一说蔬果特征)
二、猜一猜
1、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我们把它们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呢?
2、介绍沉下去和浮上来的含义及记录表
3、请小朋友在猜想的记录表中记录自己的想法。
[在实验操作前,考虑到孩子的能力水平,我准备了直观形象的记录卡和蔬果图片。不作任何提示,让孩子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判断,并作记录,为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三 、玩一玩:
1、 我们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它到底是浮上来的还是沉下去的啊?我们自己去玩一玩、试一试好吗?
2、教师讲解操作方法与规则:要求幼儿操作完后,在相应的蔬果图片后面做好记录蔬果的沉浮现象。
3、幼儿操作。
孩子们把它们一一放进水里,仔细观察它们在水里的情况,然后在另外一张记录卡上验正记录。教师则巡回观察,适时指导,引导幼儿将实验结果与预想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帮助他们在观察沉浮现象时,正确运用“沉”和“浮”来表述。
[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真实地感受、记录实验的结果,验证自己的解释和猜想是否正确,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并初步懂得了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四、讲一讲:
1、 刚才我们都试过了、玩过了,谁愿意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 验证幼儿的发现。
小结:好,今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蔬菜水果的秘密,你们可真棒!不过呀,还有许多的蔬菜水果我们都还没有试过,请你回家自己去试一试好吗?
[孩子们在玩耍中获得了蔬果沉浮的经验,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更引发了进一步探索沉浮现象的兴趣。事实上,这一活动仅仅是一个系列探究活动的开端,以后的活动可以根据幼儿探索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进行延伸。]
活动反思: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幼儿的参与热情、积极性是否高涨。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热情极高,这主要是因为:
1、我及时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孩子爱玩水,更爱探究各种没有接触的新事物,活动是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之上的,整个活动幼儿始终都是轻松、愉悦、自主的学习的。
2、充分发挥家庭资源的教育作用。每种蔬果都是我让孩子从家里带来的,一方面他带来时已经从爸爸妈妈那里了解了蔬果的特征,这样也便于本次活动的开展。
通过此次活动,我体会到:1、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问题和兴趣点,及时根据幼儿的需要调整教育计划,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现阶段中班幼儿的能力水平还不能达到自主探索、验证、孩子的对错意识太强,以至于在验证时习惯性的把猜想结果擦掉把结果记录在猜想栏中,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多接触记录类的活动,让孩子能很好的了解科学记录的意义,明白科学探索中光看表面得出的答案不一定是对的,我们是需要通过动手验证才能得出真正结果的。3、活动中我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