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1-12-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洪丽群

摘要: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在行为前或行为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取胜的信念或取胜的确信程度,是个性的重要方面,也是每一个人从事工作和创造活动、生活与交际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古往今来,自信总是被看作是成功的秘诀。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早就向青年科学家指出:“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特尔门教授(Terman)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那些做事实在有自信心的人,才是将来最有可能在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贡献的人。自信心往往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起步,正因为自信,个体才会确立远大的志向,才会产生工作的动力,才会坚持不懈地辛勤耕耘,才能使他们的个性、才能、智慧爆发出超人的力量。

关键词:信心  自信心 自我意识

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的自我意识属于社会的自我阶段,即幼儿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的。幼儿心目中有威信的成人与小伙伴的语言和评价对他有着及其深刻的影响。因此,这时成人的肯定、积极的评价对幼儿确立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如果幼儿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就会在这种超凡力量的趋势下,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最终获得胜利。因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个很重要的课题。应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探索了幼儿自信心培养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理解尊重幼儿  

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较差,大多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尤其是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信的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理解尊重、信任幼儿,采取少批评、多鼓励的方法,经常以肯定的口吻,对幼儿说:“我相信你能做好” 、“你肯定行”等等,孩子们就能从成人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转化为自身的内驱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克服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中的困难,使信心得到增强。

另外,对于幼儿创造性的想法,教师应当鼓励支持,使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树立自信心,从而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教师了解信任幼儿,放手让幼儿大胆的去想象、创造,这是培养幼儿建立自信心的手段,而理解、尊重、信任则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基础。

二、树立赏识教育观,积极肯定评价幼儿

孩子需要成人的爱,爱孩子就要对孩子充满感情。与他们进行真正的情感交流,理解他们,赞赏他们,对他们的言行正确评价、引导,是树立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条件。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要提高孩子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幼儿自我意识的最好办法,就是在生活中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评价,对点滴进步给予赞赏,让孩子在充分了解自我的状态下,调节自己、鼓励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

  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为积极的关注,并把它看作是人类的普遍需要和自信的源泉,成人的拥抱、抚摸、点头、微笑,以及亲切、慈爱的语言,不仅使幼儿感到安全,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而且使幼儿感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愉快地探索世界;而成人的忽视、冷漠、拒绝、不理会,不仅使幼儿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增加,而且使幼儿怀疑自身的价值。

(一)欣赏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欣赏孩子就是对孩子进行细心地、耐心地观察、欣赏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在平时的活动中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对孩子的每一个细小进步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说有自信的话,如:笔者班有一个男孩,由于他的年龄在班上是最小的,在各方面他都不如年龄大的孩子,做什么事都显得很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笔者班在开展“我爱我家”主题活动时,进行了每日讲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故事活动,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编成一个小故事,当这个孩子将自己准备好的故事结结巴巴地讲给小朋友听时,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小朋友的鼓励,给孩子增添了自信和勇气。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他多次参加了类似的活动,老师和家长对他每一次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赞赏和肯定,他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老师和小朋友心中的位置,坚定了“我很棒”的信念,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从“每日一讲”活动到故事大王比赛到毕业典礼主持人等活动,他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特点、长处,自信心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种关怀、宽松、平等、和谐的精神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不以简单、粗暴、严厉的态度对待幼儿。对于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鼓励,并为他们创设宽松、安全的心理氛围,这对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极为重要的。如:经常对孩子们说一些“你能行”、“没问题”、“你真棒”等语言来肯定、鼓励、强化他们的优点,以微笑面对孩子。但是,成人给予幼儿爱的同时,又需对幼儿提出行为要求,指出幼儿行为中的不足,成人的这种信任使幼儿没有过重的压力,同时,由于幼儿寄予了一定的期望,使幼儿愿意弥补不足,又不至于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能独立、勇敢、自信地面对生活。

  (二)信任孩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世纪前,就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后来有学者把这话概括为信任孩子。

日本有位母亲,认为孩子怎么也学不好小提琴,是否很笨?就请著名的教育家、小提琴演奏家铃木镇一先生评价一下。孩子的琴的确拉得很糟,但铃木却说:“拉得很好啊!”从此,孩子在铃木的教育下,自信心越来越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笔者班上有个小女孩,可能是因个子特别矮小的缘故,缺乏自信心,课上从不举手发言。于是,笔者就在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她。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把她叫到身边,与她谈话、聊天,慢慢地,她对老师讲的话越来越多,并且,当老师提问她时,她终于敢站起来了。虽然只是小声说了几个字,但大家仍为她高兴。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笔者在叫她回答问题之前,先对全班幼儿说:“我们班有一位小朋友,肯定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大家信不信?不信,我们试一试!”当老师叫到她时,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她,她果然回答得很好。于是,老师带领全班小朋友给她鼓掌,她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这大概是她建立自信的开始吧。

  还有个非常著名的例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曾经到一所学校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声称是来学校预测"未来杰出人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最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份将来有可能成为"杰出人才"的学生名单,并郑重要求校方对学生名单严格保密,仅允许校长和班主任老师知道,否则,会严重影响实验效果.

    8个月后,心理学家来到学校复查验证,并将学生名单公布于众。果然,这些学生都是学校出类拔萃的人物.而有意思的是,他们之中一些原本成绩差,表现不良的学生,现在也变成了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但这时罗森塔尔却说,当初,他只是随便圈出了几个学生的名字,那为何这些学生会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原因是他们生活在一种被赏识的环境中,赏识让他们产生了自信,自信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当然,赏识和信任不是万能的,教师平时要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三)正确评价。

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往往是依赖于成人的评价,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因此,我们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幼儿,要从孩子的角度多理解,以肯定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这是形成幼儿自信心的关键。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一个孩子将小河涂成了绿色,老师好奇地问:“你画的小河怎么是绿色的?”孩子高兴地说:“旁边的草、树映成绿色的。”老师非常惊叹孩子的形象力,评价他的画比别人的画得好,爱动脑。孩子高兴地说:“我最喜欢画画了。”孩子见到家长的第一句话是:老师表扬我爱动脑筋,画的画最好。孩子的这一行为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唤起了他的自我意识,激发了他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并在心理上产生了愉悦和满足感。相反,如果孩子的这一行为遭到老师呵斥:你这么笨,把小河都画成了绿色的。那么,将在他的心理上产生自卑,自信心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逐渐变得胆怯、孤独。

三、 树立活动教育观,自主实践,获得成就感
  随着孩子的各种能力的不断发展,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周围世界的愿望。成人要为他们提供自由、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成功的机会越多,表现出来的自信心就越大。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事就让他自己想,鼓励儿童去发现自己的世界。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对于很多的事物总是想去看看、摸摸,我们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发现世界,培养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认识探索的兴趣。在很多活动中,笔者都会给孩子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如让孩子自己穿脱衣服、独立收拾玩具和图书、在探索活动中自己去操作,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寻求答案。孩子在反复动手、动脑做事的实践中,他们的独立行为能力便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就得到了发展。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条件是:使幼儿能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让幼儿自己做出决定

  自古流行的说法是:天下哪有不爱子女的家长。然而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父母看似围着孩子转,事实则是孩子围着家长的意识转。”成人过多的干涉孩子的决定,只要有精力,成人应给予“指导”:“不,这样不行。”“那样不对,应该这样做。”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滋长的不是自信心,而是对成人的依赖和自己的怀疑。也许孩子在独立活动中有许多事情不如成人的意,让孩子帮助摆碗筷,他可能会不小心将碗摔破、筷子掉在地上;让他收拾整理玩具,他可能将玩具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自己穿衣服时,将衣服穿反了;让他自己穿鞋时,分不清左右。对于孩子出现的失误,我们切不可训斥、指责,更不能事事包办代替,这只能让孩子失去独立活动的机会,造成他们的无能和过分依赖。事实上,孩子的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功,会给他增添一份自信,独立行为能力便会随之提高。成人应尽力满足幼儿的需求,如:当幼儿想练习剪纸时,家长不要阻止,应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愉快的完成剪纸。让幼儿逐步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颇具价值的,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自信心。

  (二)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如果幼儿经常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失败或挫折,就会惧怕失败,再加上很少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失败后又不断的积累了许多委屈和指责,产生了自卑心理,使其自信心大大减弱,所以,我们应该帮助幼儿完成任务。当然,这里的帮助并不等于代劳,而是在成人的鼓励和支持下,自己完成任务,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在绘画教学中,大部分幼儿已画完,另一部分幼儿没有画完,这时,对没有画完的幼儿要给予支持,放慢时间或进行个别辅导,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三)丰富幼儿知识,培养能力,增强自信心  
  幼儿能经常在各种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条件,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而变得担忧和焦虑,出现自卑、胆怯的不良因素。能力强的幼儿往往比较自信,在教师和同伴面前敢说敢唱,相比之下,能力差的幼儿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务必与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多种兴趣结合起来,使幼儿的自信心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  
  如果说自信心与能力是密切相关的,那么,知识是获得能力的源泉之一,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应启发幼儿多想多问,鼓励幼儿能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大胆表现,逐步增强自信心。 

  笔者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和个体差异,为他们创设各种活动,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完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取自信。如在数学活动“学习7的分解组成”时,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两种材料。一是分圆片,让幼儿通过活动,掌握7个圆片分成2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二是看图列式,根据图片中动物的不同特征,列出7的全部分合式。教师在尊重幼儿兴趣、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能力和水平适当地进行引导。能力弱的孩子在玩分圆片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自信心。能力强的孩子在看图列式中尝试到了“跳起来摘苹果”的乐趣,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心。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班里的幼儿都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幼儿都非常乐意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与特长,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培养抗挫折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那么,如何评价自己,怎样对待失败,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区分情况,帮助幼儿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培养其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

  如笔者班有个涛涛小朋友,平时很机灵、聪明、自尊心也极强。有次在折“小兔”时,始终制作不成功,感到很伤心,趴在桌子上一声不吭,于是笔者主动走近他,和他沟通做不好的原因,鼓励他振作精神,要对自己有信心,并让他再次尝试找出了补救的方法。很快,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终于怀着自信完成了作品。另外,我们还可以多开展一些让幼儿面对挫折的活动:爬攀登架、走平衡木等,以使幼儿不断获得自信。

四、家园配合观,建立家园协调的沟通网络

培养幼儿自信心,家园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必须要求家长尊重和信任孩子,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水平提高要求,不能期望太高,操之过急,要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包办代替,以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就像小班幼儿刚来的时候有一半不会擦屁股,有的孩子大便以后就直接把裤子提上,当我发现了以后就耐心的让孩子自己学着擦,并把他的裤子弄干净,并积极做家长的工作,孩子在家一定要让他来做自己的事情,比如:穿鞋子、穿衣服、擦屁股,吃饭等,要不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根本谈不上独立做事,当碰到困难时就会畏惧退缩,没有自信,多让家长称赞鼓励孩子,但也不要滥用表扬,注意表扬的及时性、合理性,及时的表扬有助于孩子对好的行为加以确认和巩固。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培养孩子一技之长,给孩子一个自我骄傲的理由,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搞好家园联系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主要通过家园练习册、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方式,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反馈幼儿的表现,共同探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经过共同努力,使其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信心,是人的能力的催化剂,是成功的希望,信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幼儿期是幼儿初步形成道德品质、行为性格的关键期,抓住起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适时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不仅能促进其目前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对未来的成长起到很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培养孩子自信心的66个办法》,苑晓丹中国华侨出版社

2、《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 版权所有
园长信箱:zaoyou123456@sina.cn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