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设计:小鸭与大风
设计意图:
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一定要使所有的幼儿都能跟上和参与音乐活动。任何一项教学内容,都不应该使孩子觉得太困难,而要使孩子们觉得始终是在玩游戏,如果大多数孩子显得比较紧张,那就应该立即设法使这些内容变得简单些、容易些或着干脆换另外合适的内容。而这节音乐活动的选材来自于我们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原活动的内容就仅仅是欣赏音乐《挪威舞曲》,而后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推敲与挖掘,最后,我将活动设计成音乐游戏活动《小鸭与大风》,整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其中,富有情景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在创造性的表演音乐的过程中感知音乐。所以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三条:
1、初步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和性质,学习跟随A段欢快的音乐节奏教合拍地做小鸭走路、游泳等动作。
2、知道在音乐B段大风追小鸭,小鸭要快速逃;大风用力吹时,蹲下控制不动。
3、体验和伙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重点:通过音乐活动,感知音乐的性质和结构
难点:掌握B段音乐的节奏与性质,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
准备:《挪威舞曲》音乐ABA及A段、B段、AB段、BA段,电脑播放器,幼儿坐或站成圆圈。
为了完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
第一个流程:完整欣赏
活动开始引导幼儿完整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这个环节既是整个活动的准备,又是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反馈,而后根据音乐配上一个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音乐的结构与性质,为后面的游戏活动打下基础。
第二个流程:分段欣赏和游戏
1、听着A段音乐,在圆上让幼儿随着音乐自由创编小鸭子的一些动作,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及时表扬表现不错的孩子,让孩子体验由集体音乐活动引发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
2、在A段音乐结束后突然加入B段音乐,让幼儿及时感受音乐鲜明的性质。
因为活动的难点是掌握B段音乐的节奏与性质,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因此,在B段音乐活动时,我通过多种形式来鼓励幼儿体验B段音乐所带来的感受。
3、再次感受A段音乐,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的结构。
第三个流程:完整游戏
通过上个活动流程,幼儿对音乐已经比较熟悉和理解,就可以相对轻松地来玩这个音乐游戏了,而且我设计的两次游戏要求是递进的,第一次游戏过程中只要求小鸭遇到大风时只需控制好蹲下不动就可以了,但是第二次游戏却要求幼儿找伙伴相互抱紧,这个设计要求幼儿要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同时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第四个流程:结束活动
整个活动都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所以结束活动我就设计为小鸭子们玩累了跟妈妈回家休息了,自然而然地结束活动。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你想做什么动作就做什么动作。
2、提问:听了有什么感觉?
故事:天气真好,鸭妈妈带着小鸭子们出去玩,它们在草地上走走,到池塘里游游,大家玩得非常开心,突然,天气变了,刮起了大风,小鸭子害怕极了,鸭妈妈说:孩子们,别害怕,赶紧蹲下来别动,大风就不会把你们吹走了。不一会儿,风停了,又恢复了平静,小鸭子们又开心得在草地上走走,池塘里游游,玩得非常开心。
3、现在我们带着故事再来听听音乐,可以分成几段,哪一段是表现小鸭开心的玩,哪一段是表现大风来的情景。
二、分段欣赏和游戏
1、第一段(A)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着第一段音乐走一走(在圆上走走,动动)。
小鸭子还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呢?(走路、游泳……)
2、第二段(AB段)
(1)师:现在我们再来听着音乐学一学小鸭子的各种动作(把幼儿的动作完整表现)。
(2)提问:音乐发生什么变化了?你们觉得后面第二段音乐是表现故事中哪个情节了呢?(大风来了)
(3)提问:大风来了,小鸭子们会怎么办?(逃、躲、蹲……)现在我们来看看,大风是怎样吹小鸭子,小鸭子们又是怎么办的呢?
提示语:大风来了,我们快跑,大风用力吹了,赶紧蹲下;大风没力气了,快跑,大风又用力吹了,赶紧蹲下。
(4)提问:刚才你们有没有发现,大风用力吹小鸭,小鸭蹲下来时,音乐是怎样的?(很紧张,很重的音,“噔噔噔”时要蹲下)
提示语:这次你们做小鸭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大风什么时候用力吹你们,并且还要注意听好音乐,哪里要赶紧蹲下别动,要不,大风就会把你吹走了。
(5)提问:小鸭子们想想看,大风在用力吹我们时,除了蹲下来还可以怎么办呢?
3、第三段(A段)
师:小鸭子累了吧,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第三段音乐是和第一段一样的,都是表现小鸭子走路、游泳,开心得玩,现在我们就坐在这里用手代替脚走路,休息一下。
三、完整游戏(ABA)
1、师:休息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喽,大风用力吹时,你们要赶紧蹲好了别动。
2、大风用力吹时,几个人抱在一起。
四、结束活动
师:小鸭子们,玩了这么久都累了吧,跟妈妈回家休息休息吧。
活动反思:
这节音乐活动看似没有什么准备,就只有一段音乐,但是,整个活动组织得很轻松,孩子们也玩得很开心。我们音乐教研组本学期采用一课多研的方式进行研课、磨课,还记得第一次活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图谱的教学方式,可以强调音乐可以分成三段;第二次我们又准备了大量的头饰和丝巾用来表演;接下来又利用打击乐器帮助幼儿分析音乐性质,准备工作都非常的复杂,但是孩子们都学得不主动,玩得不开心。
通过活动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上还比较薄弱,另外,在活动中发现幼儿在进行B段音乐游戏时,还不能很清楚地随音乐节奏及变化而变化动作,这个环节还需要更深入地进行挖掘和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