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彩虹屋”开启艺术创造之门
发布时间:2010-09-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牟雅静

让“彩虹屋”开启艺术创造之门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藻江花园幼儿园  牟雅静  邮编:213000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通过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实践和教育理念的改观,我园的“彩虹屋”创造艺术活动的开展正迎合着这一教育原则。不仅仅把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做手工”,更多的是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全面发展。

我园大部分教师接触“彩虹屋”创造艺术活动已经有六七年,都有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摸索出了较为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积累了它许多出彩之处:

一、大目标的确定,真正落实在每个课程中。

首先彩虹屋创造艺术与其他美术课程兼有的目标及其另所侧重的目标,它们都有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积极自信的情感态度,初步养成合作、友善、尊重、分享、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其次,它还兼有促进幼儿基本美术素养形成的目标,包括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能从美术活动中得到快乐体验;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认识常用的美术工具并掌握基本使用方法等。在这些共有目标的基础上,彩虹屋创造艺术还较早地提出了八大智能的开发,即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智能、自然智能。

二、彩虹屋创造艺术活动内容的思考。

1、课程中涉及的美术材料的丰富多样,且易于获得。

彩虹屋也是一个尝试和初步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特性和效果,用各种材料大胆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过程。

彩虹屋的绘画工具除了有油画棒、排笔之外,还有手、手指、棉签、团纸、水粉刷及各种图案形状的印章、海绵等等,且在使用方法上独到多样,如油画棒横躺着画,解决了幼儿对于单一的大块大块涂色的不耐烦问题。

彩虹屋的教材更是丰富多样,且不断研发改进,除了有平面教材,还有不同材质的立体教材,塑料纸、气球、薄膜也成了幼儿可创造的对象。

除此之外,彩虹屋还为幼儿提供了彩艺纸、吸管、玻璃球、毛根等辅助材料。大量丰富的操作工具,极大地调动起幼儿的创作欲望。

2、课程中内容的全面先进性。

从每一两年就有一次教材内容的研发不难看出,彩虹屋创造艺术的与时俱进和一贯善于不断累积经验的行为。

举例来说,在一年的大班课程中,涉及了人文、科技、动物大观、多国文化、物种元素,对于有着极其强烈的求知欲和对于外界强烈的探索欲的大班幼儿来说,无疑给了孩子们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

同时,彩虹屋内容又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为侧重点,孩子的每一次彩虹屋活动都是与他们的经验和兴趣紧紧相连的、有趣味的、有吸引力的活动。如:小班课程《妈妈的围裙》,让孩子们立刻联想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的样子,孩子们边操作边讨论着妈妈喜爱烧什么菜,从而进一步升华对妈妈的情感。

而所有的彩虹屋课程又都渗透了八大智能的教育,在大班课程《亚马逊河流》就以自然智能为重点,带孩子们进入了神秘的非洲热带雨林中。在所有的活动课程中都配备了相关的音乐,这又体现了对孩子的音乐智能的开发。而课程《小衣架》,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用动作表现衣服晾在外面被风吹动的感觉,又发展了肢体动作的智能。

三、彩虹屋课程中极强的游戏倾向。

我们应该知道,幼儿的艺术活动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成人眼中一些“不像”的艺术作品正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产物,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和家长应该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这一特征,不要过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敢做,才有可能完成真正的艺术作品,彩虹屋活动也真正展现了这一教育理念。

幼儿在游戏性的彩虹屋活动中,能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玩玩等方法,大胆地表现自己,认识和尝试使用各种材料作画,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在中班课程《玩玩》中幼儿用半成品做成个圆锥体,并用废旧报纸团个纸团顶着来玩,幼儿一边欣赏着自己做的成品,一边与其他的幼儿分享游戏的快乐。而小班课程中的小熊头饰、小鸭头饰也同样让孩子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幼儿在完成作品之后,戴在头上,与教师一同玩小鸭嘻水、小熊穿洞的游戏,孩子们的兴致极高。

可以说具有游戏倾向的彩虹屋活动极大增进了幼儿美术学习的趣味性,使他们对本来就喜欢的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活动使幼儿淳朴、率真的天性得到自然流露,以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投入活动。

四、彩虹屋艺术与环境创设。

由于彩虹屋最终的成品色彩极其鲜艳,造型也较好看,有极强的装饰性,加之幼儿活动空间的装饰更应是孩子们作品的展示区,所以,我们将彩虹屋作品以悬挂、展板展示、展示整体、摆放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对于孩子来说营造了浓烈的彩虹屋艺术氛围。

五、重结果更重过程。

最终的美术成品是教师和家长普遍关心的,也对幼儿自信心的获得及继续进行美术创造的热情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美术活动中这种看得见的结果是必要的。

其实,除了作品这一看得见的结果,我们的彩虹屋艺术还更多地对幼儿带来对美的事物的敏感,对美术活动的喜好,从事美术活动的经验和基本技能的获得,以及想象力的培养。而这些就又渗透在日常的彩虹屋教学之中。以前旧的照葫芦画瓢的单纯模仿、简单机械的单向灌输方式换来的结果,不仅使幼儿作品缺乏个性和内在情感表现,而且容易养成他们对教师过分的依赖,不利于他们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如:一次美术课上,孩子们正在专心作画,可教师却按照备课计划,选几幅自己认为好的,幼儿完成的作品开始讲评,而另一部分幼儿,只好在教师的强令下停笔,可又有谁在看在听呢?有的烦燥不已,意犹未尽,有的说笑打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对少部分作品评价并给予表扬的同时,严重地打击了大部分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绘画的热情降低,对自己的作品丧失信心。即使我们认为孩子画的是错误的,或者有不恰当的一笔,作为教师,都应该正确的进行引导,哪怕是不小心画错的线条我们都可以引导孩子对它进行装饰,丰富我们的画面。

而在彩虹屋教学活动中则以调动幼儿想像力、创造力为主,鼓励他们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的释放。虽说有的小年龄的幼儿有可能在一开始这种积极的效应没有很快地显现出来,但是到了大中班,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会让你另眼相看。

所以,尊重、支持孩子们的想法和创造性,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是我在彩虹屋教学过程中最注重的。

六、评价的多元性和激励导向。

评价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方面,艺术注重过程的评价,注重孩子自我评价,还包括同伴间的互相交流与欣赏。

我们在不能读懂幼儿的画的情况下,对孩子的作品评价大而化之,这大大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用一颗童心去感悟幼儿的作品。幼儿的作品,就是一个幼小心灵的探索。现实生活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象,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使他们获得了大人们所体验不到的生活情趣,他们的作品也因此而透露出一股天真浪漫的稚气。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想象空间,去描述周围的一切。

彩虹屋教学活动中则以关注孩子的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以积极的鼓励为导向,对于活动中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同时,对幼儿作品中的想像力、创造性、独特性方面予以关注,而不是单纯以“像不像”或画面是否干净、涂色是否均匀、尺度是否合适来衡量。

孩子们的创造与想象空间是无限的,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与孩子们开启创造之门,同展“优、思、律、美——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 版权所有
园长信箱:zaoyou123456@sina.cn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