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芋地里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11-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这是《纲要》的要求,在生活中藻幼也正是这样实践的。在藻幼有这样一块理想的自然环境——种植园。种植园是藻幼孩子们“身边的科学院“成长的活教材”。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故事在发生。

发现与对话——能吃的山芋藤

国庆节后的一天午饭后,孩子们来到了种植园,照常来养护园地里的植物。丁誉城指着山芋地说:“这些山芋藤是可以吃的。”吴桐栖说:啊?吃哪里?”丁誉城说:“叶子和下面都能吃,国庆节在奶奶家我就吃了。”宋泽嘉大笑着指着丁誉城说:老师,他要吃草!

我们问题:山芋藤真的能吃么?哪些地方可以吃?有哪些吃法?

片段一:山芋藤真的可以吃么?——收集资料、交流分享。

 

片段二:采摘山芋藤——提高动手能力,体验劳动的快乐。

片段三:品尝山芋藤炒菜——分享劳动成果,感受分享的喜悦。

 

体验与收获——挖山芋

“挖山芋”这个活动中,我们不仅在幼儿园开展了此活动,更是利用了家长资源和城郊的这种优势,带着孩子走出幼儿园,走进自然,走进田野,孩子在实际的挖山芋活动中获得了挖山芋的一些方法,亲身感受到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体验了自己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对于家长,也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体验的机会。

片段一:挖山芋——感知山芋的外部特征和生长情况

 

片段二:好吃的山芋(做山芋饼、烤山芋、山芋粥)——了解山芋的用处和多种吃法,分享劳动的成果。

 

片段三:山芋造型活动——发展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这片山芋地,让活动变得如此美妙。孩子们热爱自然,亲吻自然,感受自然,自然是他们快乐之源······他们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猜度自然,自然是他们智慧的源泉······他们了解自然,研究自然,敬畏自然,自然是他们成长的源泉······ 

思考与生发——老师们的反思

丁艳老师:追随孩子们学习兴趣才是我们的方向。

吕丽萍老师: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的课程才是有效的课程,才是幼儿园应该倡导的课程。

朱文靓老师:教室里的“模拟性实验”学习永远无法跟真实的生活场景相比。

钱亚男老师:今天对于我来讲也是非常高兴的一天,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感受和领略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景,才真正的感受到我们和他们在一起生活,才能够让我们彼此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谢小华老师:对于教师来讲,重要的改变不仅仅是态度上的改变,我们都在思考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能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

感悟:在那块不大的山芋地中,到处洋溢着孩子们快乐的笑声和忙碌的身影,他们像辛勤的小蜜蜂一样用他们稚嫩的双手、笨拙的姿态收获着属于他们的劳动成果。通过这次收获活动,孩子们获得了粗浅的劳动知识、经验,在主动参与中充分锻炼了各种能力。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对劳动技能及劳动工具的了解、认识, 从幼儿自身来说亲身体验比老师的节约教育要有效的多。对幼儿而言,只有亲身体验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亲身体验获得的感受和认识才是“真知”

(撰稿:吕丽萍 摄像:大3、大4、大5班老师 审核:李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藻江花园幼儿园 版权所有
园长信箱:zaoyou123456@sina.cn 苏ICP备10201501号-2